举全力以攻坚——看泉州怎样缩小贫富差别

摘自《心语》

举全力以攻坚——看泉州怎样缩小贫富差别

作者:黄敬

尽管扶贫在泉州已经持续 10年,全市 121.9万贫困人口中有 114万多人已经脱贫,但是,这里没有停步,今夏以来涌起一个新的扶贫热潮。

“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市委书记丘广钟在大约 4 个小时的谈话里反复向记者解释这一句话。他说,这是市委的最新决策。

新决策的实质,就是动员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同心协力,在 1996 年里使泉州最后一批贫困人口——70092 人,全部脱贫。

泉州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其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大约 70% 的比重。正因此,这里的贫富差别格外为世人关注,其 10年扶持贫困和 100 多万人摆脱贫困的历程,也更多地折射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一个新的迹象正在出现:贫富差

连续 8年扩大之后,呈现缩小的势头

新的扶贫决策诞生于 5 月 21 日,它所产生的号召力令人惊讶。

今年夏天,市县政府已连续 10 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与会者全部亲往贫困乡村去实地考察;东部 47个经济发达的乡镇与西部 47个贫困村庄联姻;民间以及海外华侨的捐资源源不断……

在过去十几年里,民营经济在泉州得风气之先。全市经济的发展速度领先于全国,而富裕与贫困的差别也在扩大:在东部沿海,晋江、石狮、南安三市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在西部山区,安溪、德化、永春三县仍然十分贫困。全市有 41个年收入超过 5亿元的乡镇和 155个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村庄,有 75个乡镇和 1582个村已经基本实现小康,同时也还有 36个贫困乡镇和 54个贫困村庄。去年大约 5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 2768元,也有数以万计的农民的年收入在 860 元的贫困线以下。

这样的局面令泉州以外的不少人担忧: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针,是否会在这里造成两极分化?

泉州市的扶贫工程从 1986 年开始,10 年始终不渝。如今回头看,至少发生了两大变化。

其一: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西部 36个贫困乡镇的工农业总收入增加了 20倍,乡镇企业收入增加 71倍,外贸出口增加 30倍,财政收入增加 7 倍。

其二:贫困人口大大减少。1985年,泉州每 100人中,就有 26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全市总计 121.9万人;1989年减至 20万人;到 1995年,只剩大约 7 万人,平均每 100 人中不足 2 人。

这样的事实可以证明,泉州的贫富差别不是两极分化,而只是先富和后富的过程。

转折发生在 1994年,即泉州实施扶贫工程的第九年。在此以前,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连续八年逐渐扩大,36个贫困乡镇的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有的比重由 7% 降至 5%。1994 年,这些乡镇的经济总量在全市所占比重有所回升,1995年升至大约 6%。

1995 年也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一年,贫困乡镇人均纯收入增长 60% 以上,达到 1701 元。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发达地区,其绝对额也超过了全国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没有造成两极分化,

恰恰相反,正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前提

两条宽阔的公路伸向山区,将安溪、德化、永春三县所有贫困的乡村与外界连接起来。这是泉州人人津津乐道的 305和 306国道,其拓宽改造工程刚刚完成。现在,居住在西部边远山乡的农民,到东南海边上来也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

然而,贫困乡村的百姓们近几年来所得到的东西,远不止这两条国道,还有 400多公里的公路、63万平方米的校舍、7万平方米的医院,还有饮水工程、水电站、程控电话以及村村通电……

人们皆知泉州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要部分。按照老逻辑推理,这样的地方必定是民间富而集体穷,因之便会弊端丛生:道路失修,学校破败,社会公益无人做,贫困人家无人问。然而,在泉州,一些事实冲破了老的逻辑。

迄今为止,泉州投入贫困地区的 1.6亿元扶贫资金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民间。另外的部分出自政府的财政,而政府财政收入的大部分,也是来自民营经济。

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于两年前成立,这是一个民间组织,其资金也全部来自民闻捐款,总计 425 万元。这些资金已全部投放到贫困地区。

将过去十年联系起来,泉州发展的脉络大致如下:民营经济起步的初期,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致富,而有利于社会公益的事情则较少去做, 也无钱去做。道路桥梁失修、学校医院破败的情形处处可见。其后几年, 经济迅速发展,东部沿海县市的致富者日众,遂转过头来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他们先是修建自己的家乡,然后又把大笔资金投向贫困山区。政府的财政从民营经济的繁荣中获得更充分的财源,也就有更大的力量扶贫。

这样看来,泉州贫困乡镇里面那些宽敞的道路和桥梁,明亮的校舍和医院以及其他各种基础设施,几乎全都是建立在民营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

扶贫是我国所有地区共同在做的一件事,但是,让民营经济成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力量,却是泉州独有的特色。看来,我们以往的一些认识需要修正,诸如扶贫这种公益性很强的事业,民营经济不仅可以投入进来,而且有可能做得很好。

了解了这些事实,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泉州市委始终把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扶贫的关键。

另外一件事实也说明了大致同样的道理。

我们说,贫困地区要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或者叫作“造血机能”,这不错。泉州 10年扶贫,经验不少,其中以“开发”为首。36个贫困乡镇开辟了 350万亩林,33万亩果、10万亩茶和近 7万亩滩涂,饲养着 3800万只家禽和 370万头家畜。办起 7000多家乡镇企业和 46家外资企业,有 10万农民进厂做工……泉州之所以能够让 114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一切无疑是坚实的支架,但是,“开发”能够真正为老百姓“造血”,却是市场的充分发展使然。

一个例证发生在最贫困的安溪县。此地乌龙茶已经拥有 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过去从来没有令茶农摆脱贫困。1985年放开茶叶市场,开始了“乌龙”的转折。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笔包括 20万亩茶园、60多个品种、400多家茶厂的巨大财产。年产万吨,销售额逾 2亿元,出口 2000万美元,并且成为安溪政府和百姓的最重要的财源。

泉州人今天谈起十年“扶贫”,自称经历了三阶段:1.变“救济式” 为“开发式”;2.“以开放促开发”;3.最后消灭贫困的“攻坚战”。三个阶段中,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在这个民营经济取得发展的地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日愈增强。

这样说的理由,不仅仅因为泉州有 23位市领导人和 44位县领导人同所有的贫困村庄挂钩扶贫、十年来各级政府总计召开了 300多次扶贫现场办公会、有 2580个机关工作人员先后深入扶贫地区、泉州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扶贫行动全部是由市委和市政府全力推动,而且更因为,在泉州,市委所发布的每一项决策,都能在全社会引起热烈的回应,并且迅速产生效果。

市委制定了“山海协作”的方针,沿海 47个发达的乡镇就和山区 47 个贫困村庄联姻结对。

市委说,扶贫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富裕乡镇,还要开辟第三条战线: 民营企业。数百民营企业主就分赴贫困山区。

市委实施“造福工程”,将生存环境极为低劣的 1770户迁移他方易地安置。这是最艰难的事情,却进展顺利,1994年迁移 974人,1995年迁移 1200人。

市委宣布,必须让最后 7万贫困人口在 1996年全部脱贫。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却有足够的号召力。4个先行致富的市县区、75个实现小康的乡镇、1500多个富裕村庄、数千家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就全都行动起来。从 5月到 6月,筹集扶贫资金 1300万元,超过了过去 10年市财政实际支出的扶贫资金的总和。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离开市场的规律,但我们却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在泉州,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

消灭贫困不是消灭差别。泉州人说,

差别总是有的,没有差别就没有发展

泉州发动了消灭贫困的攻坚战,这是不是在设想消灭差别?不是! 泉州人并不担心差别,在他们眼里,差别总是有的。“没有差别就没有发展”,市委书记丘广钟说。

他说的这句话包含着双重的含义:首先,差别可以使先富的地区更快地发展;其次,差别也可以使落后的地区更快地发展。

将二者合而为一,就是,放手让先行者遥遥领先,才有可能使后进者后来居上。

泉州由此产生了“山海协作,梯度推进”的方针。

晋江、石狮,1995 年基本实现小康,这个目标已经达到;

鲤城、南安、惠安,1996 年将在全部乡镇和 90% 以上的村庄基本实现小康;

安溪、德化永春,1996年将在 50% 以上的乡镇和 70% 以上的村庄基本实现小康。

让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让一部分人率先致富,是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对于发达地区是一种解放,而且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是一个契机。先进地区率先崛起的冲击波,正在由东至西,由南而北,把发展的势头引向富有潜力的中国腹地。

1996 年 11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