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第二辑——《百万人撑起新泉州》

摘自《心语》

百万人撑起新泉州

作者:黄敬

泉州这几年有个很独特的经济现象: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即使是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峰谷现象。这是为什么?

上至市里领导,下至乡镇干部,回答几乎一致:我们发动的是一场经济领域里的“人民战争”。用泉州市委领导的话说:“有事大家干,有钱大家赚”。

没有资金,发展便成无源之水。资金短缺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矛盾。泉州的决策者没有把眼光只盯着国家,而是面向全市老百姓。这里游资不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传统的港口商贸造就的经商意识积淀于泉州人的个性之中。在当地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如果一个泉州人手里拥有 1000 元钱,他就敢借贷 1 万元去开拓,去发展。

钱散在个人手中不算多,一旦集中起来,便是一笔巨大的资金。泉州市的决策者始终着眼于如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并提出:自力更生,由 600 万泉州人共建新泉州。

通过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资本运作方式,把国家的、集体的、个人的甚至海外的各种各样固定的、流动的、闲散的资产调动起来,从而变政府搞建设为全民齐参与。由此构成了泉州经济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显著特色。

曾经引起广泛议论的“中侨集团”便是资本运作的一次有益探索。由于债台高筑,亏损连年,泉州市属 37家国有工业企业一度成了政府的一大包袱。1992年 8月,这 37家企业“一揽子”与外商合资,组建了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 2年多,实现利税 7485万元,比合资前增长 115%。国有资产通过此举开始盘活增值。

晋江一家国有糖厂因亏损过多而倒闭,其设备卖给外地企业,土地使用权拍卖给当地乡镇企业,政府收回了投资,还清了贷款,而由这一家制糖厂“变”成的 7家纺织、鞋业、电镀等企业,1年向政府缴纳税金千万元。在老糖厂厂区里新生的风竹针织漂染公司规模最大,其投资来源既有国家技术入股、集体参股,也有个人和外商股份。仅仅两三年,这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就达近亿元。

惠安有 15 万人在外地从事建筑业,县里想方设法鼓励这些建筑专业户投资家乡办企业,仅此一项,就引来资金 2 亿多元。

南安,5位早先从事塑料加工、供销买卖的小业主,合资 2000多万元,加上部分银行贷款,办起了一家月产 400吨的铝合金材料厂,今年产值可达 7000万元。表面看,这 5 位投资者资金雄厚,其实不然,他们只是“股头”,其身后还有好几十人的集资参股。

南安闽盛石材公司由市电力公司下属的水泥制品厂以闲置的 11 亩土地和 800平方米厂房参股,与一家乡镇企业合办而成。对于乡镇企业来说,解决了地皮和厂房问题;对于电力公司来说,闲置的资源“生”了财,每年还能分红 20多万元。类似的例子,在泉州各地比比皆是,显示了泉州社会资产流动、运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正是这种集资联户的股份合作制,使得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成了当然的企业主体,变消费资金为生产资金,使消费者成为投资者。

全民参与经济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数字虽枯燥,却最具说服力——

从职工流向看,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达 94.96%,构成了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从社会财富积累看,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已形成上百亿元的年出口能力,全市 495亿元的工农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占 80%以上;21.28亿元的财政收入中,13亿元来自乡镇企业。

而另一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是: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不超过 2%。

物理学上有条定律: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越小,则压强越大;受力面越大,则压强越小。正是全民参与经济,使泉州的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抗波动能力。当地计划部门的同志介绍说,市场波动、资金短缺,对泉州的企业最多影响 3 个月,其后又是活跃兴旺。

近几年,泉州市的政府部门不再直接投资办厂,同时开始了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据市里领导介绍,泉州市政府主要抓几件大事:一是产业引导,尤其是目前必须突出发展高科技产业;二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第四,就是为企业唱戏搭台,帮助他们开拓更大的市场。晋江市委书记施永康则风趣地称他们是“放风筝”式的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完全自主,飞得越高越好,政府则通过抓基础设施和服务引导这根“线”,控制“风筝”。

正是这种服务、引导式的政府行为,重塑了政府与企业间的新型关系。政府不再为企业具体经营而操心,企业则在政府搭建的大舞台上各显神通, 逐步理解政府调控,顺应政府引导,并形成一种共识: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在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入约 60亿元人民币中,相当一部分是靠社会集

资和海外捐资。计划投资 2.5亿元的晋江机场,仅海内外捐款就达 1亿元;近期将要建成的泉州刺桐大桥,由企业集团与市政府合资兴建;建立残疾人基金会和康复中心,政府召集各路企业家开会动员,1小时就募集数百万元;有关部门计划帮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解决饮水问题,泉州的一批企业家闻讯后纷纷捐款,没几天便筹集了建 100口坎儿井的百万元资金。

群众的力量永远是最伟大的,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这种力量。泉州发展到今天,离不开 600万泉州人的自力更生;而泉州的明天, 更要紧紧依靠这一力量。

1995 年 11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