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念大了泉州

摘自《心语》

“山海经”念大了泉州

作者:黄敬

福建泉州是个出新闻的地方。无论是成功探索,还是波折起伏,常常引起世人关注,议论纷起。

泉州确实与众不同:这里没有特殊政策扶持,国家极少建设投资。所辖 8个市县区,一半临海,一半依山。613万人口,人均 3分耕地。如今, 这里奇迹般崛起 7万多家乡镇企业、5000家三资企业。“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55%,财政收入年均递增 41%,经济总量从全省倒数第三跃居前列。

“泉州有今天,一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靠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拼。”市委书记丘广钟的解释言简意赅。

据说,《邓小平文选》刚出版,全省就数泉州发行最快,征订最多。丘广钟本人也买了几十本,赠送海外朋友。

记者刚到泉州便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党政机关流行一句话—— “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早动手,没干成不松手”;而在民间流行一首歌——《爱拼才会赢》。市委秘书长骆灿堂解释说,这也许是因为泉州人对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感受特别深。

准确地说,泉州人解放思想始发于 80 年代大念“山海经”。此后,便有了经济发展的 5次跳跃:“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域经济展宏图”。也是泉州人解放思想、敢闯敢干的 5次收获。

记者与一些泉州市县干部重提“山海经”,他们记忆犹新,感慨不已。大念“山海经”拓展了思想空间,使泉州人跳出了困守多年的人均 3 分耕地,找到了千万亩山地、数百公里海岸线的更大发展空间。如今,荒山基本绿化,150万亩山地成果林,21万亩滩涂养珍贝,建立了上百个农业创汇基地,并形成了 3万多个粮食、茶果、水产、畜牧业专业户联合体和股份合作实体。正是大念 “山海经”使泉州人把发展的眼光从农业转向了工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使之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五分天下有其四”,成为泉州新的经济支柱。现在,大念“山海经,又使泉州从农村工业化迈向城乡一体化。

更重要的是,大念“山海经”,使泉州人既超越了自然的狭窄土地, 认识了自然的山和海,更超越了精神的狭窄天地,认识了人不断开拓广阔空间的无穷潜力。“山海经”已远远超出自然界的山海,成为泉州乃至福建人解放思想的同义词。

与泉州的一些市县领导打交道,你会留下深刻印象:极少抱怨困难, 也不回避问题。在福建省最新公布的经济发展“十强”、“十佳”中,泉州就有 5个县市。而榜上有名的惠安县委书记郑栋梁与记者一见面就说:“在全省,泉州经济发展最快,但在泉州沿海各县中却是惠安垫后。与南安比我们差一个档次,与晋江比差两个档次。”南安市市长陈海基也很坦率:“我们比山区县好些,比晋江、石狮差一大截。”

确实,尽管泉州的经济相当繁荣发达,但同样存在不平衡。与南安市毗邻的安溪县,至今还是全省出名的贫困大县。在安溪挂职的一位副书记分析说:人多、自然条件差固然是贫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论资源, 安溪远比晋江、石狮强,铁矿、铁观音、乌龙茶、安溪红花岗石全国有名,还有一流的中外合资制衣公司,没有理由继续贫困。

为什么安溪红花岗石产地在官桥镇,而红石材专业市场却在南安市? 为什么安溪官桥镇的石材厂大都不赚钱,而南安人从这里运去石头加工石材却能赚钱?官桥镇党委书记指了指脑袋:根子在思想观念。

发展总有不平衡,改革也会付代价。泉州在改革与发展中同样遇到诸多困扰。发展最快的晋江石狮尝到的苦涩也最多。为了解决污染问题, 石狮市就专门建立“污染工业区”,集中 30 多家漂染、电镀企业进区,投资 2000 多万元,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统一治污。企业发展不受影响,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耕“山”耘“海”使泉州人变得成熟起来:思想解放不能随心所欲, 敢闯敢干不是瞎冲乱闯。正如市委书记丘广钟所说,这也体现了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丘广钟认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泉州虽然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个转变,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更加艰难。

尽管如此,泉州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不会忘记 10 年前这座历史名城的窘境: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3 个交通岗……而今天的泉州已把过去远远甩在了身后。

“山海经”念大了泉州。长大了的泉州,还将坚定地念着“山海经”,推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开创更加璀璨的新山新海……

1995 年 1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