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三善”
——写于泉州地级市 20 周年
作者:黄敬
弹指挥间 20 年,泉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研究其发展之快、发展之好的原因,可总结的经验很多,但认真细化其根源,笔者认为,泉州市的决策能力尤为值得研究。回顾泉州地改市 20 年的历程,尤其是每次遇坎,都能稳、准、快、好,跨越疾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又为后人提供具有别人无法取代、带有普遍研究价值并能导向时下、未来发展的一幕幕,最少折射出两个烙印在人们心灵深处且不可磨灭的亮点:一是折射出泉州市决策者不管风云变化如何,时时刻刻都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的执政能力与水平,二是折射出泉州市决策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市情和千变万化的形式,动——善时,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泉州与众不同:这里没有特殊政策扶持,国家极少在这里投资。以1992 年为例,国家在泉州的投资为 3093万元,比 1979年减少 986万元。所辖 12 县、市、区,一半临海,一半依山。728 万人口,人均只有 3分耕地。资源匮乏的泉州,没有坐以待毙。20世纪 80年代,泉州不是教条式地学习上级文件,而是深入研究中央精神,冷静分析市情,在准确领悟其精髓后,善时而动,当不少人还沉浸在计划经济优越性的“蜜缸”里时,泉州市决策者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全民齐动员,大念“山海经”。
当时泉州市党政机关流行这样一句话:看不准的不动手,看准的早动手,没干成的不松手。而在民间流行这样—首歌:《爱拼才会赢》。
掌握火候,老子谓之善时,眼下时髦称为把握机遇。冷静分析后的泉州,适机先动,择机快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山海经”念大了泉州。
“八五”期间的泉州,奇迹般地崛起 7 万多家乡镇企业,5000 多家三资企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55%,财政收入年递增 41%,经济总量从全省的倒数第三跃居前列。
此后,便有了泉州经济发展的 5 次飞跃: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域经济展宏图。善时的 5 次飞跃,给泉州带来了 5 次前所未有的收获。
大念“山海经”真正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泉州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大念“山海经”使泉州人超越自然的狭窄土地,认识了自然的山和海,更超越了精神的狭窄天地,认识了人不断开拓广阔空间的无穷潜力。“山海经”已远远超出自然界的山海,成为泉州乃至全国解放思想的同义词。
挖掘泉州善时而动、快动的内涵,带有普遍意义的是与时俱进。
就以城市建设为例。20世纪 80年代末 90 年代初,泉州大力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在激发全市人民创业热情的同时,制定全市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以市区为中心,以港口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岸、沿线、沿路星罗棋布的卫星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以内地山区为腹地,形成四大经济区(晋江口三角洲、湄洲湾南岸、围头湾地带、东西溪沿岸),坚持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并进,振兴以港口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侨乡经济。
泉州撤地建市后,晋江、石狮、南安等县相继县改市。围绕泉州周边的这些城市群,路程虽然没有超过 30 公里,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屡屡发生,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很大的浪费。为改变这种状况,泉州市在四大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上,致力“大泉州”建设,逐步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半小时城市群”。“半小时城市群”明确统与分的关系,对规划管理权和用地审批权实行一定的集中,努力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并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以及“半小时城市群”内的卫星城镇建设规划中注重超前性、配套性、实用性,在土地使用上走集约发展道路,在投资体制上打破行政区域封闭,对关系全局、共同需要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整治、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合作,联手共建。这一阶段的泉州,整合空间,山海联动,点轴推进,逐渐摆脱小马拉大车局面,建设组团式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泉州城市规划与建设,一届接着一届干,在上一届建立的基础上, 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和提高。目前,泉州正在推进以强化功能为着力点, 加快构建城市发展跃升平台。完善城市规划,加强中心城市与市域各县城镇规划的衔接,在规划上把好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关。以“一场一馆”、“二桥二环“、”三片三带”、“四规四改”为抓手,大力拓展城市空间。以“一场一馆”建设,带动城东片区开发,加快建设晋江大桥和桥南立交桥,抓紧一环路论证报批,争取动工建设,抓紧二环路预备调研,启动城东片、东海片、桥南片三大片区开发建设,拓展中心市区发展空间。抓紧完成晋江、洛阳江和沿海大通道两侧景观带规划建设,抓好“四规四改”,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构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政——善治
建市 10年的发展,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拐点:看全市,发展速度领先于全国,全市经济总量跃入全国地级市前列。剖析沿海的晋江、石狮、南安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涌现出 41个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乡镇和 155个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村庄,75个乡镇和 1582个村基本实现小康。回头看西北部的安溪、永春、德化,农民虽然摆脱贫困,但仍然存在 36 个贫困镇、54 个贫困村庄,70092 个农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下之中。
泉州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消灭差别,但必须消灭贫困,必须让全市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为此,“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在泉州 1101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扎扎实实展开。那年夏天,市县政府连续召开 10次扶贫工作会议;与会者全部亲往贫困乡村实地考察。根据市委制定的“山海协作”方针,沿海47个发达乡镇和山区 47个贫困村庄联姻结对。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4 个先富的市县区、75 个实现小康的乡镇、1500 多个富裕村庄、数千家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全都行动起来,仅 5月到 6月间,筹集扶贫资金1300 万元,超过了过去 10 年市财政实际支出的扶贫资金的总和。
20 年来,由于泉州决策者的善治,1996 年全市提前两年基本实现小康。1997 年,泉州市决定参照小康工程的做法,以创建要求更多、标准更高的宽裕型小康统领“三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一届接着一届干, 届届不松手。到 2005 年,泉州 81.8%的县(市、区)、80.40%的乡镇、83.2%的村实现宽裕型小康。
泉州决策者的善治,充分体现在解决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四缺”上, 即:缺资金、缺资源、缺人才、缺优惠政策。泉州的南面是经济特区厦门,北面是省会城市福州,泉州不是特区,泉州自称“民办特区”,上级没钱补贴改革,泉州自费改革。
泉州,不等、靠、要,而是凝聚全市上下力量,打一场经济领域里的“人民战争”。
资金短缺一直是泉州发展的瓶颈。泉州的决策者认为仅靠国家是走“独木桥”,只要依靠群众,没钱也会变有钱。他们认为,钱散落在个人手中不算多,一旦集中起来,便是一笔巨大的资金。为此,泉州市决策者号召:700 万泉州人民齐动手,建设新泉州。
通过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资本运作方式,把国家的、集体的、个人的甚至是海外的各种各样固定的、流动的、闲散的资产调动起来,从而变政府搞建设为全民齐参与,由此构成泉州经济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显著特色。
曾经引起广泛议论的“中侨集团”便是资本运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一度,市属 37 家国有工业企业成为政府的大包袱。1992 年 8 月,这 33 家企业一揽子与外资合资,组建了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两年多,实现利税 7485 万元,比合资前增长 115%,国有资产通过此举开始盘活增值。
全民参与经济建设的能量有多大?以下一组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职工流向看,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达 95%,构成吸纳社会就业主渠道;从社会财富积累看,民营企业成为税收收入的主渠道,占全市财政收入的 60% 以上。
物理学上有条定律:同样的压力,受力越小,则压强越大;受力面越大,则压强越小。泉州市决策者发动全民参与经济建设的善治,使泉州市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抗波能力,据调查,市场被动、资金短缺,对泉州的企业最多影响 3 个月,其后又是活跃兴旺。
泉州市决策者认为,群众的力量永远是最伟大的,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是激发这一伟大力量。泉州市为民营企业排除一切障碍,让人才、资金、技术、资本、资源竞相迸发。晋江机场、刺桐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都渗入民营优质资源。2008 年农运会主会场(3万人体育场和 7000 人体育馆)总投资达 6.7 亿元,仅靠政府投资就势单力薄,泉州市场运作这个项目。昔日“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泉州民营企业家主动联合起来, 组建“海西投资公司”,参与该项目的业主招标。通过招标,“海西公司”获得“一场一馆”30 年的经营管理权。作为补偿,“海西公司”低价获得了场馆周边 400 亩商住地的开发经营权。政府依托这一项目,不仅节省 6.7 亿元的投入,同时带动了总面积达 4 平方公里的城东片区,地价成倍翻番,实现了政府、企业、项目多赢。
地处闽东南沿海的泉州,一直是灾害多发地区。泉州市从被动抗灾到主动治灾,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而且屡屡变灾为利,再次反映出泉州决策者的善治水平。
泉州决策者认为,抗灾必须不计较也无法计较成本,而注重防灾治灾是党和政府的责任。“监测先行、避让为主、避治结合”是泉州善治之举。全市大力建设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防治管理由过去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向全面的、系统的方向转变,现在的泉州,不管是北面的山区乡村,还是沿海的镇区居委会,只要打开预警系统,灾情就一览无余。这样,防灾就更及时,指挥抗灾就更准确到位。泉州市拥有 427公里海岸线,过去海堤大部分是打土墙,大风大浪来时,总是哪里垮坝哪里堵, 次次灾害次次劳民伤财。多年来,泉州坚持不懈抓防灾,建成 245公里海堤,抗击风浪能力超过 12级,沿海而居的 300多万渔民终年可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对 358座病险水库,投入 l亿多元进行除险加固。金鸡拦河闸运行 30多年,水闸自然老化,是座抗渗、抗震防冲能力差的拦河闸。泉州决策者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投入近 2 亿元重建,将防御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不仅解决下游 400 多万人民生产生活水,而且确保了他们的安居乐业。
事——善能
经过 20 年的发展,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发达,倍受全国瞩目。如何实现高标杆再起跳?泉州市决策者不是急于求成而匆匆决策,而是聚精会神地研究中央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透彻理解。
泉州市决策者认为,要全面地、本质地领会科学发展观,不能割裂理解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关系。他们认为,怎样做到既快又好发展,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泉州市要求市级领导必须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与质变的高度理解科学发展观。
泉州市不在发展速度快与慢上去争论,而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前提下,深层次去研究怎么快,怎么好;哪些领域要加快发展,哪些领域要放慢速度。
看泉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泉州一直占据全国地级市“老三”位置,仅次于苏州、无锡。泉州决策者看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更看到,2002 年,佛山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泉州;2003 年,烟台、唐山又把泉州排名挤后了两位;东莞、温州转眼又超过泉州。看全国百强县,在百名内的位置不断被往后挤,有 1 个市还出了局。
泉州市决策者说,找出差距是一种能力,承认差距是一种胸怀,缩小差距是一种水平。并且认为,势如行舟,不进则退;势可燎原,前景广阔;势在人为,不可懈怠。
为此,泉州市认真总结 1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结合发展要求,提出: 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统领,拓展产业空间,整合五大传统产业, 兴办五大新兴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一二三四”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亿吨大港”,实现以港兴市、港城联动,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到 2005 年,泉州市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突破。
突破经济载体层次低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第一个“国”字号的开发区——3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区获批,58 平方公里的台商投资区正在加紧申报中;突破传统产业一统天下格局,石化、汽车、造船等新兴产业崛起泉州大地;中心市区突破晋江之囿,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州二次性大规模拆迁之最的泉州桥南片区改造启动并顺利推进,泉州市区加快向南拓展。还有一个突破更倍受人们的关注,泉州的干部不再沉醉于“连续多年经济总量全省第一”的成绩,开始静下心来、扑下身去服务发展,谋划发展。
突破自力,内外并举。正当外界对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羡慕不已时,泉州则提出了“民营、外资一起上”思路,泉州决策者说,“‘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得快、走得稳。”更重要的是,与外资一同进入泉州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丰富的市场信息和优秀人才,将有力地促进泉州经济质量的提升。
泉州变“一条腿”为“两条腿”走路,并不是否定自力更生于泉州的民营企业,而是期望内外并举,寻求 1+1>2的突破。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泉州实际利用外资 12亿美元,增长 10.7%,高于预期目标 4.7个百分点,新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42 个。
提升轻工,培育重化。一直以来,轻型外向几乎成了泉州经济的代名词,以纺织、服装、鞋帽、陶瓷、建材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把泉州带到了人均 GDP 接近 3000 美元的历史性关口,同时,也把泉州推上了经济总量全国地级市前列、品牌拥有数全国地级市前三名的位置。传统产业之于泉州,可谓如影随形,难以分割。
然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尽管在安排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上作用明显,但传统产业产业链短、竞争过度、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已是无法绕过的瓶颈,泉州要加快发展,拓展产业空间已成必然。
泉州的选择是,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2005 年,泉州上演的开工大戏,几乎被新兴产业垄断:2005 年 7 月8 日,总投资超千亿元的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2005 年 10 月 11 日,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造船项目,世界造船业巨头挪威 AKER 集团、海运仓储著名企业新加坡泰山集团为主投资的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书,总投资 32 亿元的修船项目先期动工;半个月前,泉州市政府与一汽集团解放公司、客车公司正式签署经济技术全面合作协议,不日,载重汽车项目即将动工,这标志着“十一五”泉州发展汽车制造这一新兴产业有了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
目前,泉州已确定培育和发展石油化工、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而在传统产业中,产品名牌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已成趋势。目前,泉州拥有的 31 件中国驰名商标、33 项中国名牌产品,全部出自传统产业。依托行业中分布的 45 个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泉州的传统产业正加快向轻重并举,重化精密制造演进,如纺织行业,正加快向针织机械等领域拓展,目前全市以凹凸精密、卜硕机械、野马机械为代表的针织机械企业达 100 多家,泉州成为全国纺织针织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
2005 年是泉州重点项目投资最多的一年,153 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落户泉州,总投资达 1200 亿元。为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泉州市在干部身上做文章。市效能办出台日考勤、季评议、年述职等办法,解决干部不出工、不出力问题;采取三次投诉待岗制,即凡中层干部在效能方面被投诉,一次投诉诫免,二次投诉调离,三次投诉待岗,治理中层干部吃拿卡要的顽症。新办法实行仅半年时间,147 名干部被处理,一个不作为的正处级干部被调离,少数长年不出工的干部再也无法滥竽充数,主动提出辞职,一些履行职责不力、不作为的单位被通报批评。
项目是练兵场,也是检验场,泉州出台的重大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干部队伍中一些不研究实际、不思解决问题,专好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者没了立锥之地,“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新机制带来了创业、创造的新气象。
20 年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泉州决策者的动——善时,政——善治,事——善能,可谓是非常时期,非常之策,非常之举,非常之功。实践证明,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执政能力和准确的决策水平,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意图化作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无穷的力量,更快、更稳、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