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本命年是个重要的年纪。
宋人孙宗鉴曾在笔记《东皋杂录》中写道:“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自那以后,人们习惯将女子的二十四岁比作“花信之年”,借以寓意青春洋溢、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
朱婷拥有一个让所有人羡慕的二十四岁。她虽没有像这个年龄的李白一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却也的的确确正在远离故乡的舞台上建造着属于自己的理想国。
比起每年都会交出的优异成绩单,朱婷更令人所崇拜和尊重的,是她被命运垂青后的理智、舍我其谁的勇气、永不止步的坚韧、和盛名之下的初心。
从十九岁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世锦赛亚军开始,年轻的朱婷承载着无限美好的厚望,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对于排球的热爱。
在专业人士的眼中,朱婷拥有极高的排球天赋、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关键分上当机立断的把握能力,这些特质让她几乎具备了成为顶级球星的全部条件。
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认为,只要有她参加的比赛,结果都不会差。事实证明,朱婷没有辜负这份期待,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大冠军杯冠军……年轻的朱婷用了不到一个奥运周期的时间,将它们一一兑现。
过去的一年,朱婷将个人荣誉簿里又增添了四项欧战赛场的冠军头衔。其中的土耳其超级联赛冠军,不仅实现了朱婷心心念念的联赛冠军梦,也让她的留洋经历画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圆。谈及当时选择征战土超联赛的初心,她坦言是为了进行自我的提升。
朱婷所在的瓦基弗银行队,是享誉欧洲的女排豪门。每年都有高密度的赛事任务,更有可能在超级杯、欧冠和世俱杯的舞台上一展拳脚。
朱婷说,只有在大赛中,关键时刻的心理反应才能得到锻炼。那些诸如欧冠半决赛带伤逆转强敌的“大心脏式”发挥,不过是千锤百炼后的水到渠成。渴望历练是她选择海外征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人们所臆想的赞美、狂欢和金钱。
而对于自己的旅欧生涯,朱婷更是有着超乎年龄的冷静认知。“对我来说,一方面就是我去了,别人更了解我,但是我也更了解大家,可能这是一个相互都有的利弊。”
面对与高水平选手的对决,朱婷的回应仍是刻苦的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打磨和弱项的提升。她说自己在技术上需要变得更加全面,只有这样才能在强强对话中立足。
过去的一年,朱婷也在国家队完成了自己从得分手到领袖的悄然转变。
从五月的载誉回京,到夏天的国家联赛、封闭集训,再到亚运会和世锦赛的历练,密集的赛程并没有拖垮朱婷的步伐,反而让她前进的脚步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在最近一次的专访中,这个别人看起来几乎没有短板的“世界第一主攻”,也曾透露自己也害怕伤病和淘汰。因为比起四年前只需做好自己,如今的中国女排队长深知,在某些必要的时刻,这个团队也需要她独当一面,把球队和胜负都扛在肩上。
当在高峰与低谷、疲惫与伤病中徘徊时,朱婷的应对之道仍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她说:“首先保证我的身体健康,保证我走的路是稳的。我不能跑,摔倒之后我可能要回到原点,所以我不如慢慢地走。”
渐渐地,朱婷对于“伟大运动员”也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判断。
“准确地说,要有奉献的精神在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不管你是在任何时间或者在任何位置上,我觉得既然喜欢这个事情,就一直把它做下去,自始至终。不要有任何的间断,同时要有一定的感情多去投入。”
世锦赛归来后,朱婷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新的征程。除了在俱乐部赛场上期待实现的自我突破外,世俱杯、世界杯的卫冕和东京奥运会资格赛的考验,都成为了摆在她面前的新课题。
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期待,她总是带着满腔的热忱和仰望星空的决心欣然应战。比赛的意义或许是为了赢得冠军,但更多的时候,朱婷仍在追求超越自己。
今天,朱婷二十四岁了。此刻,她正在千里之外的伊斯坦布尔,准备土超联赛与浩克银行之间的较量。而在这场比赛结束后,朱婷和她的队友们将启程飞往中国,在那里,等待她的是世俱杯的卫冕之战,山呼海啸的主场待遇,以及万千球迷的无悔追随。
有球迷说,虽然距离世俱杯开赛还有几天,但后援会的球迷已经做好准备穿上统一的战袍,在看台上为朱婷倾情应援、呐喊助威。在她们心中,朱婷是打球出色、人品更出色的排坛巨星,也是值得一生去支持和陪伴的优质偶像。
双十一的时候,朱婷曾晒出自己的“收获”——一本设计精美的手册。她说,一个人在外征战,希望试着记录下来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对于自律的一种监督。
关于手册封面上的“万里挑一”(ONE IN A MILLION),朱婷的理解是想要做万里挑一的“极少数人”,而这也成为了她留洋第三季新的起点。
手册中有一部分是年度总结和新年愿望。我们大可肆意地猜想,当回首过去一年时,朱婷对于自己获得每一项成就都打了怎样的分数,这些分数是否填充了她对于未知的渴望,也接近了她心中定给自己的标杆。
对于那些尚未实现的理想,这个刚刚年满二十四岁的姑娘又多了怎样无限美好的期待。
当她真的翻到这一页时,会发现上面写着:这部分是仰望的星空,只由自己定义。
而二十四岁的朱婷,既怀着仰望星空的愿景,又迈着脚踏实地的步伐。对她来说,最好的路永远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