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驾鹤归 故里满乡愁
泉籍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14日上午于台湾高雄病逝,享年89岁。诗翁曾因创作《乡愁》等诗饮誉海内外,近10多年来,他更是频频返泉,力促两岸文化交流,备受泉州乡亲爱戴。
2011年4月,余光中再次来到泉州,花了1个多小时,以1060步走完洛阳桥全程。
2003年9月,阔别七十余年后,余光中首次回到故乡泉州永春桃城镇洋上村。
2004年8月,作为“魅力城市推荐人”的余光中先生与泉州魅力大使陈彬妮共同在洛阳桥拍摄外景。
2003年9月,余光中在福建参加“2003‘海峡诗会’——余光中诗文系列活动”。(本版图片 陈英杰)
余光中祖籍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之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被誉为当代文坛苏东坡,梁实秋曾盛赞余光中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2011年,余光中获首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贡献奖。
调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2003年,在阔别家乡半个多世纪后,老诗人终于踏上了返乡路,回到永春故居圆满地完成了“寻根之旅”;2004年,他又专程回到家乡,欣然担任泉州参评“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推荐人,向海内外宾客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2011年回乡时,他的诗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为家乡留下了新的诗篇——《洛阳桥》,该诗在《泉州晚报》首发后,引起了广泛共鸣。
提起余光中,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首《乡愁》。对此,余光中希望广大读者看到《乡愁》,不要是第一首,也是最后一首。他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做诗千余首,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不仅是在诉说乡愁。最近十几年,我又在写关于环保主题的诗,希望广大同胞珍爱自己脚下这片土地。”
“诗与文各有用处,抒情时宜用诗,记事时多用文。”余光中生前说,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或作家,不仅要熟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能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创作。在众多散文作品中,《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最喜欢的一篇。这篇散文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茶花赋》之于杨朔一样,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余光中是位高产的作家,风格多样,读者可以感受《我的四个假想敌》里的慈爱和风趣,也可能欣赏《等你,在雨中》的温柔与浪漫。
家乡人民对诗翁的热爱不仅限于诗文,还创排交响诗剧《乡愁》,建设余光中文学馆,迎接其成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世界文化名人村”的首位“村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诗翁的热爱之情。
据悉,1992年,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此后20多年来,他前来大陆多达60余次,除了回泉外,还踏足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