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号“清源文化遗产”
作者 柯闻
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
【注: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0处世界遗产。2017年7月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中国申报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和“青海可可西里”。这两个项目极其可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贵州梵净山将作为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有可能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
图/申遗文本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以“刺桐 ”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960-1368),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它们代表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完整而突出地展现了长期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华帝国在其海洋文明发展高峰时期的航运设施水平、文化交流与港口城市的建设情况,体现了古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东方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航海和贸易传统,以及因国际交流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从不同角度勾勒出10至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繁盛图景。作为著名历史事件“马可波罗世纪之旅”东西两端的威尼斯和泉州明确见于史籍。
【注:宋元时期的泉州,环城大量种植了一种名叫“刺桐”的植物,因此被当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水手、旅行家称为“刺桐”。】
图/开元寺俯瞰
图/清净寺
图/泉州府文庙泮池
图/天后宫
图/天后宫及德济门遗址俯瞰
图/六胜塔
图/江口码头
图/真武庙凉亭与石碑
图/洛阳桥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以符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确定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二、三、六条,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据微信号学习小组报道,习近平非常重视“一带一路”相关工作。三年多前,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和支持。他对丝路申遗工作十分关注。早在2001年,他任福建省省长时,就听取过省文化厅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汇报。
2001年11月2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会议通报的工作中,有一条就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关情况。
会议认为,泉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称,许多文化遗迹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文化遗产独特,内涵丰富。将泉州以“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行性较强,也对泉州的文物保护、环境整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会议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案,同意以省人民政府名义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列入预备清单。同意成立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领导小组。
会议还要求,泉州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权威专家的意见,借鉴武夷山、福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中的经验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泉州市政府要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加大对申报点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所需经费原则上由泉州市负责。同时,加强对泉州文化及其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附:“古泉州(刺桐)史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表
2017年1月 泉州市将《古泉州(刺桐)史迹》文本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推荐信送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法国巴黎)。
2017年2月 世界遗产中心登记申报项目,转交给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2017年9月 咨询机构专家实地考察。
2018年5月 咨询机构向世界遗产中心递送评估意见和建议。
2018年7月 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地点待定)审议申报项目,作出决定。
*文中图片均由泉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