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战胜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体现民族之魄

闽北日报

战胜鼓是精神的象征!是力量的表现!其又称战台鼓、战斗鼓,是源于郑成功军鼓的民间艺术,是以民族英雄郑成功军队传下的鼓点、义旗为载体的民风民俗。据延区地方志记载:战胜鼓发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原为位于富屯溪畔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延区峡阳镇的鼓会,用于庙会庆祝、民间活动的一种打击乐器。相传,清初峡阳人薛仁元在郑成功军中任旗手,善击鼓,随军出兵收复台湾。顺治七年(1650),薛仁元年老回乡,把击鼓技艺传授给乡里少年。从此,峡阳鼓会有了新的鼓点,增添了战鼓的气氛,显得更加威武豪放。台湾收归清版图后,南曾“拨兵戎守各讯更番轮值,三年一换”。每次从南抽兵士一百多名到台湾轮流驻防,从台湾回乡的士兵带回“战台鼓”鼓点,逐步发展。

《周易》说:“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战胜鼓鼓队主要充当地方元宵迎神庙会的仪仗任务。战胜鼓以大鼓、扁鼓及手钹等打击乐器为主。扁鼓规格一律,鼓径35公分,厚约20公分,鼓手以左手臂环抱扁鼓于肩,右手挥槌,击节要求击出“进”“到”两种声音,故俗称为“进到鼓”;手钹两副,与鼓点协拍,声响浑厚雄壮,粗犷有力,气势磅礴,颇具战斗气势,故有“延峡阳的鼓声,连三十里外的顺昌洋口都能听见”的说法。1958年,经过南市群文艺术家们的艺术整理形成的延战胜鼓,以四面直径为1.2米的大鼓和四寸大钹分别击奏,整齐、威严、激进。1980年以后,经过不断加工、提炼,战胜鼓又推出新的表演形式。鼓点采用打击乐变奏法,二、四、八表示缓进,三、六、九寓意速行,既继承民间鼓点的通俗谱法,又掺揉现代交响乐的高雅旋律。扁鼓有五种打法,击鼓者左臂掌环抱扁鼓于左胸前,右手执单槌,按鼓谱二、四、八和三、六、九缓急节奏,由二名操大钹者先行指挥,跌宕有序地变幻,击鼓边,过顶横槌,贴胸斜槌,跪蹲轻槌,垫步重槌,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和姿势,叠加成鼓乐舞蹈的起伏绵延势态。通过斜展、跪蹲、弓步垫进等姿法,使节拍更富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队形、步伐交错严谨。鼓队常以24人、36人、48人组成,纵队、横排、单列、双列、插花、圆场、层叠,弓垫贯穿;进退、快慢、对峙,和弦鼓钹,展现将士出阵时粗犷、英勇、磅礴的精神风貌。在人员选择上,可男可女,可多可少,着一式军士服、太阳帽、布鞋绑带、腰带,稍作妆,雄纠纠气昂昂,惟妙惟肖。2005年,延战胜鼓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来,延战胜鼓曾多次在全国、省级文艺会演中获奖,成为福建省传统保留舞种之一,已走向陕西、山西等地,与台湾郑成功文化也多有互动交流。

在千年古镇峡阳,战胜鼓已深深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几何时,峡阳人只要一听到鼓声,整个人就会精神焕发。人们常常会在闲暇之时,拿出战胜鼓敲上那么一段。当地人说,由于战胜鼓板式简单易学,队员男女老少皆宜,因此,在峡阳镇里的中小学都有开设战胜鼓课程,让孩子们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现在,峡阳镇上仍有一半的人会击战胜鼓,镇上7条街道每条街道都有一支队伍,镇中学和小学也有自己的队伍。他们常年活跃在乡村,给人们的生活添了许多生气。在延城区,如今也有市民组织了一支延战胜鼓鼓队,技艺不错,经常与峡阳本地的鼓队一道应邀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暖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