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把:开展革命工作 点亮革命“火把”

泉州晚报

人物简介

陈火把(1919-1948年),原名陈荣星,南安市石井镇苏内村人。1939年考入养正中学,在中共党员的影响和帮助下,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南安石井、水头、大盈及同安等地开展革命工作。1947年8月任中共南同边区区委书记,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反对“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取得较大胜利。1948年5月不幸被捕,当年9月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

在陈火把的故乡南安市石井镇苏内村,陈火把烈士纪念碑和陵园肃穆庄严,尽管没有直系后裔,他的墓园仍被当地的干部群众长期打理得十分干净整洁,他们用这种方式,向陈火把烈士致敬。

陈火把的父亲是私塾先生,他自幼受父亲的启蒙教育,很喜欢读书。1933年,陈火把小学毕业,因家庭困难,无法继续升学,便在家里帮忙种田。热爱学习的他,农闲时便跟着父亲学古文,学识大有长进。后因本村的苏内小学缺少师资,他被推荐到该校任教两年。

1939年,陈火把考入内迁至南安县官桥镇岭兜村的养正中学,在校期间,在中共党员林松龄、邓家梁和同班同学郑成竹的影响和帮助下,陈火把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当时学校由兰守仁老师领导组织了时事研究会,出版《微波》壁报,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陈火把负责写时事短评,同时研究国际外交政策的变化动态,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都有较大提高。

1940年,在中共党员许东汉、郑成竹的介绍下,陈火把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冬,陈火把从养正中学毕业后,回乡种田,后因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到同安一个乡公所当了3年杂役。1946年,他回到家乡当教员,其间,他经常与转入隐蔽斗争的中共党员许东汉等联系。当年底,陈火把与党组织恢复联系,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中。陈火把开展对延平、水头、大盈及同安的民安、公安等5个乡镇的群众工作,同时协助黄竹禄与同安恢复党组织关系。

1947年5月10日,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组织发动攻打安海,陈火把与其他同志积极响应,发动了两个党支部组织的18人参加斗争,他们在深夜到南安与同安交界的小盈岭,破坏敌电讯设施。因为攻打安海的行动,陈火把身份暴露,被迫离家专职从事革命工作。当年8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任命陈火把为中共南同边区区委书记。9月,陈火把与王朝阳、王水法等人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他善于团结同志、发动群众,在“三反”斗争中,取得较大胜利,边区范围得以扩大。

1948年5月22日,陈火把到石井院前村工作时,被敌人发现,不幸被捕,关押于南安县监狱。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仍忠贞不屈、毫不动摇。他在狱中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真理,不断鼓励狱友坚持斗争、迎接胜利。其间,党组织曾多次组织营救,被发现后,敌人将他转押到晋江安海监狱。同年9月17日,陈火把惨遭杀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9岁。

为纪念和发扬陈火把烈士对党忠贞不屈、为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1949年5月,中共晋南同县工委决定将原南同边区命名为“火把区”。

(本报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潘新法/文 陈晓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