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人谈起自己的大学专业,林晴(化名)总要激动地做一番科普:“这是一个很‘硬汉’的工科专业,不是新闻专业……”
林晴是一名媒体工作者,在福建从事文字工作近十载。步入社会前,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科女:高中学理科,大学读工科专业——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不过,这个专业跟林晴填报时所想象的大相径庭。
高考那一年,林晴考差了。拒绝复读的她认为,与其填报211大学的普通专业,还不如选择一般学校的重点专业。那是2008年,网络没有现在发达,但林晴填报专业时也做了些功课——她发现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工程是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林晴的父亲是一名记者,不希望“女承父业”。“我爸觉得工科很酷,也支持我填报广播电视工程。”
但林晴对这个专业所学课程、从事岗位却不甚了解,以为是新闻相关专业。当时,她脑海中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便是坐在十几个电视屏幕前,想看哪个看哪个!“我从小就很喜欢看电视,觉得这个职业一定很幸福。”
就这样,在一系列美丽的误会下,林晴踏入了大学校门,也慢慢发现了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真容”。其实,广播电视工程主要培养在广电、通信、互联网领域从事数字电视、网络媒体、视音频监控等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开发、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林晴说,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画电路图、焊电路板、制作单片机、搭设转播车、码代码……这个专业跟电工有点像,从顶层设计到实物呈现都要了解,因为他们就像电视台的“心脏”,提供技术保障。
大学期间,她制作的第一个实物是门铃。除了要懂设计原理,搞清楚它为什么会响,还要把它实现出来,“我当时设计了30多种音乐,做出来时觉得自己很厉害。”不过,这偶尔的成就感,也挡不住林晴的“吐槽”,“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酷,学起来有点痛苦的专业,连电焊都要学,非常‘硬汉’。”
毕业后,林晴有不少同学去了电视台,但她没有从事本专业,选择了文字岗。“最初只是想过渡一段时间,但这一行更加注重实践,电视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一开始没跟上,后面就完全跟不上了。”林晴说,现在同学群里还经常探讨专业内容,但她已经完全看不懂了。
虽然没有在电视行业,但林晴认为这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如果年轻人能发挥专业所长,还是有很多发展机会的。“有点遗憾没有从事本专业,但这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家里要是网络坏了,我看下电路图,就能简单修理。从这方面来说,是受益终身的。”(记者柯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