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烈士亲属 英魂即将回归故里

厦门日报

看到叔叔王启照烈士的墓碑后,王爱珍姐弟三人的心愿终于了却。他们轻轻擦拭墓碑上的红字,将鲜花、祭品放于墓前,目光久久没有移开。

“叔叔的安葬地找到了!”半个多月前,姐弟三人从厦门同安、浙江天台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获知这一消息。而后,他们从上海乘坐高铁,跨越千里、奔赴厦门。

昨日,姐弟三人在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洪塘镇石浔村进行祭扫——时隔65年,烈士后代终于得到“答案”,寻得先辈足迹;而不久之后,王启照的英魂,也将在两地部门的帮助下,回归故里。

今年4月以来,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扣党史学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提升专项行动。目前,已深入摸排全区17座零散烈士墓,找寻烈士亲属,有序推进烈士墓的修缮、迁移、提升等工作。

跨越千里

英魂即将回归故里

穿过窄窄的村道,踏过密集的草丛,石浔村骨灰室北侧就是王启照之墓。

墓碑上,简要记录着王启照的生:他于1956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后勤部。同年8月,牺牲在同安县石浔乡,年仅21岁。

“叔叔牺牲后不久,我的爷爷来过一次。但年代久、距离远,后辈们也就不知道叔叔具体葬在哪儿了。我们甚至以为找不到了!”王爱珍说。尽管举家定居上海,他们还是会和老家保持联系,同时,辗转打听和叔叔有关的消息。

转机源于一次行动。今年4月,洪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落实辖区“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提升”的过程中,摸排到了王启照烈士墓的线索。

“我十多岁的时候,听说有个汽车运输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葬在村里。”今年80岁的石浔村村民吴文水提供了线索。在他的回忆和指引下,服务站工作人员寻遍田间地头、村道山坳,花费数十天时间,最终,在及膝的草丛里找到了墓碑。

“通过墓碑上的记载,我们进一步联系到王启照的故乡——浙江天台的相关部门,进而帮烈士找到了亲属。”洪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王天祥告诉记者。

“叔叔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得知他牺牲后,奶奶天天以泪洗面,几乎哭瞎了眼睛……”“父亲到了九十多岁高龄时,仍惦记着叔叔。他临终前,总是念叨着‘我想去看看弟弟,可是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凝望着墓碑,一幕幕往昔画面犹如浪花般不断涌上王爱珍姐弟的心头。如今,父亲的夙愿得以实现,烈士后代们的念念不忘,也终于得到回响。

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已征求烈士亲属意见,对墓地进行适当修整。下一步,同安还将和天台继续接力,帮助王启照烈士魂归故里。

摸排修缮

保护传承红色资源

背靠青山,左右栽树,花岗岩墓碑,水泥板山路,修缮后的烈士墓焕然一新——这是位于汀溪镇造水村的郭烈士墓。1930年10月,郭在造水村为游击队带路时被匪杀害,随后安葬于此。修缮前,由于年份久远、资料断档、缺乏管理,墓地常受风沙雨水侵袭,只剩一个墓穴,存于山路边坡之上。

汀溪镇零散烈士墓的提升,是同安区积极推动烈士纪念设施整改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以来,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指导,各镇(街)积极配合,陆续完成了辖区烈士纪念设施的摸排、修缮、迁移和提升、管养等工作。

通过查找资料、寻访老人、实地调研等方式,同安已摸排全区17座零散烈士墓,按照“一处一表、一村一档、一镇(街)一册、一区一台账”的要求,形成《同安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状况表》,并迅速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13座零散烈士墓已完成提升改造工作。其中有5座拟就地提升为镇级红色资源阵地,另有4座拟集中迁移或异地迁回。

同时,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烈士相关信息,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为烈士寻亲。截至目前,全区共核验10条重要烈士相关信息,确认病故军人4人,为5座异地零散烈士墓找到烈士亲属。

“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完成了心愿。”郭后人陈煌根告诉记者,趁着修缮的机会,他与两个兄弟合力买下了烈士墓周边的苗木,为墓地修缮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虽然与爷爷素未谋面,但是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我们三兄弟希望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铭记历史、爱国奋进!”陈煌根说。

“先烈们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生取义,我们不仅要修缮烈士墓,还应当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同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安区正在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以进一步保护好辖区红色资源。(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杨心亮 余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