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忠:巧用简约表现手法与柔美线条设计

泉州网

守正创新 突破传统

陶瓷纯净温润、素净高雅,而郑建忠经常穿一袭白衬衫,静静地在瓷海里,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雕刻手法,表达着自己对瓷土的理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交替转换,融合创新。

“就是喜欢陶瓷,它不施彩料,却栩栩如生,仙气十足。”郑建忠是善于思考的。受瓷都千年文化浸染,他对德化瓷雕艺术的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与见解。他说:“祖祖辈辈给我们留下来那么多经典东西,要继承。但在继承中,我们还要善于结合现代审美,去创造,去赢得华丽转身。”于是,从专业院校毕业后继续民间拜师学艺的郑建忠,在传承与创新中作出了更多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在白瓷与禅意表达之间找到了诸多的衡媒介。他以新的艺术思维方式、新的艺术创意,去突破传统的雕塑手法,采用线条美的现代艺术风格,使作品获得时代的审美特,并逐步形成新风格。

首先是造型的象形化处理。作品《甘露》就是这样的创新成功尝试。通过象形手法将作品造型大胆变形,摆脱了传统的影子,把佛像的身体设计得像流水般顺畅自然、包容温润,借以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和生命力;作品底部环绕着涓涓流水,朵朵浪花翻涌而起,佛静静伫立于流水之上,宁静悠远;佛头似一滴水,双目紧闭,或立或坐,神圣典雅,赋予禅意无边。

郑建忠喜欢多向思维思考,去发现不同材料迁移、结合的可能,多元整合营造禅意。作品《瑜伽》融入香道理念,动静结合,使得作品更有生命力,呈现禅思的轻逸灵动,令浮躁的心渐渐归于静。

不仅如此,郑建忠还善于营造禅意里的人间味。代表作品《佛悦》,那与人坐的佛,姿态温和轻松,是人间的佛,是真正自在喜悦的佛。据他介绍,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得道高僧,夜深人静时,郑建忠注视着高僧像,发觉高僧的姿态常常比人还低,一路持钵一路化缘一路感化人,最终得到人间至真真理。

专注于陶瓷雕塑艺术是一场追求完美的修行,也正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当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包容生活,包容他人乃至包容自己。郑建忠的禅意造像可以说是一种“自渡”“渡人”的修行。正如其《自渡》系列作品,一滴水化成大浪凌空而立,象征着人之大爱,如果人人都能去传播这种爱,汇聚起来就是大海;大浪回旋的顶端有佛在静坐,竖起右手掌凝神静思。作品选用象牙白的瓷质,昂扬超脱的姿态,大胆空灵的造型,人物体态正与海浪的摆动相呼应,显得安静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