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积极落实“五项管理” 教育这条路任重道远

泉州晚报

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管理等“五项管理”正全面落地实施!本报记者了解到,泉州各地各校积极落实“五项管理”,纷纷召开贯彻落实工作推进会,发出《关于落实“五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涌现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典型做法。

“作业写不完、睡觉睡不够、手机不离手、读物缺指导、体质缺锻炼”,针对教育领域这些长期被诟病的顽疾,我市各中小学校都有的放矢地出台了相关规定。比如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就以时间和作业管理为突破口,规定晚上9点强制结束作业,而聚龙外国语学校则要求给学生布置1道题,教师要做5道题,让“老师入题海,学生泛轻舟”;在手机管理上,泉州一中则规定学生入校禁带智能机,允许携带老人机,做到了宽严相济……综上可见,在教育管理上只要动真格,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五项管理”虽是教育管理上的小切口却也是大改革,在教育内卷和“鸡娃现象”已相当普遍的当下,其无疑也牵动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仅以“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这一项规定为例,就很难杜绝家长会在校内减负的同时进行校外增负。毕竟,几年前风靡网络的《教育部,请不要给我们家孩子减负》的文章至今读来还令人五味杂陈。长期以来的教育焦虑,早已让家长与学校乃至教育管理部门形成了微妙的博弈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久前,关注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小舍得》就引发了广泛的热议,而剧中的家长被形容为“行走的人间焦虑制造机”,正是对当下中国式家长最生动的描述。剧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教育焦虑的台词令观众无不感同身受:“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演出呢,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了,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从坐着看戏,变成站着看了。”“剧场效应”就是对现在中国教育环境最贴切的形容。而要改变焦虑的大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深入地反思教育理念这个问题。

教育的“病”往往是社会病的“征候”。在唯分数论这根教育指挥棒下,国人往往把知识“窄化”为教材和作业,也因此常常让孩子在题海中机械应对、负重前行,没有喘息的时间,也就失去了学的动力,更遑论匀出一些时间用到爱好和体育活动上去。孩子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丰富与拓展个人的价值,已成为一个无解之问。因此,“五项管理”的出台正是对走偏的教育观有力的矫正,亦在探索教育的另一种可能的同时,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个教育观完善和成熟的有益契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要改变教育的“竞争叙事”和以课业为主的路径依赖,就必须尊重教育及孩子成长的规律。而从教育环节中有着更大话语权的学校作为突破口,无疑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项管理”被纳入今年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和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且确保所有中小学校全覆盖,其意义不言自明。由此可见,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孩子而言,成人也远比所谓的成才更重要。“五项管理”的出台也适时地提醒我们,在教育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千万别因走得太急,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记者周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