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前后历时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以北平、天津为中心,消灭及改编了国民党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了人民手中,并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其中,会师金汤桥是平津战役最为出彩之处。1949年1月2日,东北野战军天津前线指挥部召开作战会议,根据天津的地形和守敌布防特点,前线总指挥刘亚楼部署了“东西对进,拦腰切断,先南后北,先割后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东西对进的会师地点就是以金汤桥为中心的海河上下游地区。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人民解放军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国民党守军发起总攻,打响了解放天津的战役。经过一番激战,在突破外围城防后,于15日凌晨5时30分,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会师,鲜艳的红旗插上桥头,完成了“拦腰斩断”的作战目标,切断了国民党守军的南北联系,打乱了其作战部署,彻底动摇了国民党守军的信心。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于金汤桥成为全歼守敌的关键,天津解放也为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本期要介绍的油画作品《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出自著名画家孙立新、白展望和窦红之手。2009年9月22日,该作品在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览中展出,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作品选取了平津战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人民解放军清晨在金汤桥会师,只见画面中,铁桥结构和会师队伍营造出宏大场面。作品对人物造型、服装、环境、战火硝烟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战士脸上的伤口和包扎的绷带,表明这场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作品中的金汤桥巍然耸立,则见证了这场战争的艰辛与悲壮,采用这种手法创作的画作表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李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