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重罚
“明厨亮灶”让店家“阳光操作”
2016年8月起,厦门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引导餐饮服务单位通过采用透明玻璃幕墙、隔断矮墙或参观窗口以及视频显示、网络展示等方式,公开展示后厨进货查验、后厨加工、凉菜制作、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实现“阳光操作”。
亮出后厨,可使消费者参与监督,明明白白选择消费,确保吃得安心、放心。近年来,通过建章立制、示范创建、以奖代补等手段,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行业树立了“整齐划一、洁净卫生、透明公开”的“齐洁明”标准,大幅提升了我市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推进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随着网络订餐蓬勃兴起,对外卖平台的监管和引导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主动顺应变化,加大投入建成网监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网络订餐数据搜索比对、大数据查询和信息互通共享三大机制,实现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网店的自动化排查;同时,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无实体店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在“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外卖平台下线了14120个证照资质存在问题的网店,商户证照规范率大幅提升至99%以上。
规范管理
精细指导让小作坊大变身
提起食品加工小作坊,大家的印象都是“加工场所狭小、噪音扰民、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脏乱差”。小作坊加工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往往令人生疑。现在,这种状况在厦门已逐步成为历史。
今年1月成功完成转型升级、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厦门市锦大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整洁明亮,包装区、冷却区、更衣室等功能区一一分开;工作人员身穿统一工作服,戴着白色帽子、口罩和手套进行糕点制作。事实上,它的前身就是一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锦大华糕点加工厂。
公司负责人陈锦华告诉记者,他们做糕点已经有十几年了,以前产品包装上连生产日期都没有,总被人质疑是“黑作坊”,也曾“一遇到食品检查就东躲西藏”。2017年,在同安区大同市场监管所的指导下,他们重新选址并进行厂房装修,按相关要求规范生产流程,取得了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糕点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为提升小作坊食品供给水平,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印发《厦门市创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三年行动计划》《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提出到2021年末,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使小作坊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的战略目标。
2016年以来,全市创建了4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成立了1个特色食品小作坊联盟,10家小作坊成为厦门特色食品品牌,截至今年6月底,厦门辖区250家小作坊已全部取得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
不仅是小作坊,厦门的食品小摊贩也实现大变身。2019年12月,厦门制定出台《厦门市流动摊贩整治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流动摊贩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在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前提下,在流动摊贩比较集中的地方或空余闲地设置“摊规点”,变杂乱为有序、变分散为集中、变流动为固定。目前,全市各区已设置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区域29个,容纳摊位903个。
标准引领
“供厦食品”让质量更有保障
今年7月,厦门市民期待已久的首批贴有“鹭品”商标标识的“供厦标准”食品,陆续上市供应。在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猪脊骨、猪筒骨等肉类,以及苹果、莲雾等水果已经贴上了“鹭品”商标。正在选购的市民王小姐向记者表示,看到“供厦标准”四个字,让人对食品的品质更放心,而且这些食品的价位都还算适中。据了解,在山姆会员店,贴有“鹭品”标识的产品上架一个多月来,销量比贴标前增长了近20%。
厦门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问题一直是影响市民群众“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201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明确将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列为食品安全十四大重点工程的首要工程,对标港台、欧盟、新加坡等国内外先进标准,以米、面、肉、食用油等关系民生的大宗食品为重点,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2020年,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制度,为企业自愿申请供厦食品“鹭品”贴标提供了机制保障。
截至目前,厦门已制定发布42项供厦标准,11个农产品标准共307项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平均每个产品有30项指标严于国标。全市已有20家企业88种产品通过评定,加贴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