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要多注意 通过五招可预防

闽北日报

临床发现,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因为在天气持续闷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明显加快,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心脏负荷显著加重。加之人体出汗多,机体水分随汗液大量蒸发致血液黏稠,易导致心脑血管缺血,甚至栓塞。此外,天热使人容易情绪“中暑”,引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小动脉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都不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在此,建议心血管病患者通过以下五招来预防。

第一招:注意环境温度。家庭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24℃—26℃为宜。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户外温度较高,最好待在室内。

第二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多食富含氨基酸、叶酸的食物,并增加纤维膳食;每次饮水200毫升左右,最好在睡前半小时、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平时可选择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解渴降暑,尽量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戒烟限酒。在傍晚天气稍凉爽时,可外出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肥胖者减重,尽量少吃或不吃夜宵。

第三招:给情绪“降降温”。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使压抑在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如找亲朋好友倾诉、听喜欢的音乐、运动等;还可以让自己脱离压抑的环境,去气温适宜的地方居住。

第四招:在规律作息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户外活动时,尽量减少太阳暴晒。

第五招:学习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医学科普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对发病先兆、自我急救等要充分掌握,听从医嘱按时服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到知、行、信的统一。

(陈丽燕 李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