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兴:国家级建盏传承人 致力于建盏还原和传承

闽北日报

建盏行业目前有三万多名从业者,四千余家公司,一百余名传承人,但国家级传承人只有一位,他就是孙建兴。

陶瓷:土中挑、碓中敲、水里淘、火里烧,经水流运输,达于四方。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又是山和水的相遇。这相遇,冥冥之中,似有定数。制盏人与盏的相遇,钟情一世、追寻一世,也与之相类。

孙建兴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项目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让沉睡地底的古代建窑建盏技艺复活。他年届七十,身材高大、神采奕奕。在他的建窑场里,堆满了瓷矿、泥料、釉料及毛坯、素胎等各种形态的工料,四处散发着一股泥土的芳香和火焰的氤氲之气。

上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孙建兴是泉州德化红旗瓷厂的业务骨干。作为当时稀有的大学生,他在白瓷烧制上颇有心得,解决了电窑不能烧还原焰等难题,所制产品曾供应给人民大会堂。不出意外,他必将在德化瓷业中有所成就。

“意外”起于一笔日本订单。日本客商要求工厂照着寄来的样品烧制一批瓷器,盛在匣中的,是一只胎厚口阔的黑盏——孙建兴若干年后才知道,这是建盏技艺传入日本千年后的回流。这是他与建盏的初次相遇。

随后,国家迅速组织“建窑兔毫釉”技艺恢复科研小组,孙建兴被借调到该小组,派驻建阳瓷厂负责工艺配方和烧制技艺。经过持续不断地攻关,小组成功恢复了兔毫盏的技术。

与此同时,因市场冷清,研发成本过高,小组决定解散。孙建兴走到十字路口:是回到德化,继续白瓷的光明前景?还是留下来,将一个个回报成疑的难题破解?

“难”,在建盏烧制中贯穿始终。建盏通体绀黑、撇口,造型简单。变化之妙,全在釉彩中各种元素高温下析出流动,形成或圆或块或条各形,或红或金或银各色,乃至自然天成,妙手偶得,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多样光彩的神品——曜变。曜变的成品率,是百万分之一,其他品类,概率也多在千分之一以下。

满窑尽出,无一所得,亦可谓常事。这种难,不仅是对自然的探寻,也是指向内心澄明境界的修行。建盏技艺恢复虽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的话却给他激励:“如果能把油滴盏技艺恢复起来,对国家是重大贡献。”迎难而上,乐趣亦蕴藏其中。孙建兴踏上这段修行,一走就是40年。

“云雾下的窑炉。树枝漏下的阳光。水中受惊游去的鱼儿。孙建兴手持建盏,走在古窑址的山道上。建盏釉面在光线下变幻,如宇宙星辰,旋转流动。画面一转,美丽的色彩出现在无数个镜面之上,镜面叠加、组合,一只手指伸向镜面。镜面亮起,一只巨大的建盏。”——古窑址入口有个小小的博物馆,室内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这支某知名手机厂商拍摄的建盏主题广告片。将凝结不动的建盏技艺化为山林之下奔涌的溪流,打通古今之遇,一直是孙建兴的愿望。将建盏和先进的电子产品对接,找到“求美”这个共同点,或许是一个有益尝试。

不能满足只摘下一朵花卉,而要想办法去还原整个花园。建盏的还原和传承,不仅仅是物或技的,还应是精神与文化的。文采在物,技艺在人。没有人的恢复和传承,技艺只能凝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无法附着日常生活的温度。再美的鱼化石也无法在水中遨游,惟有传承,建盏才能顺着溪流继续漂向时光深处。

离开工场时,已是深夜,孙建兴一家人送我到门口。孙建兴的妻子栗老师、女儿孙莉,也与建盏技艺传承相守了大半辈子。我在建盏处遇到了古色,在传承人处遇到了匠心。也许只有在这深山之处,清溪之畔,这种偶遇,才有可能。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魏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