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石碑记录建瓯特大洪水 砖面字迹清晰可辨

福建日报

在建瓯市柴巷34号民房一面土坯墙上,镶嵌着两块记录200多年前建瓯特大洪水的碑记,碑记长30cm、宽20cm,砖面上的刻字尚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距地面2.25米处的一块碑记,右侧刻着“(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廿三日又洪水至此”,左侧则刻着“五十七年(1792年)杨潮远造”;距地面3.4米处的一块碑记,右侧刻着“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廿一日大灾洪水至此”,左侧则刻着“东杨潮远记”。

这意味着,1784年的洪水比1791年的洪水高度要高上1.15米,且1784年为洪水大灾。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大水毁城,淹没公私屋舍4000余家,溺死无数,水至黄华山脚下。而据建瓯洪水资料记载,1784年洪水量级与“1998.6”洪水量级相当,最高洪峰108.37米,218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1.8万(当时建瓯人口50万)。这些记载印证了碑记的准确性。

建瓯市位于福建北部,市区地处溪流交汇处。受武夷静止锋的影响,雨季高峰期上游各县市易连续发生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崇阳溪、南浦溪和松溪3条支流同时发洪,或建溪与松溪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概率很大,因此建瓯城区受洪灾的可能性也较大。

当年洪水究竟有多大?淹没到了什么地方?相比资料文献,镶嵌在深巷斑驳土墙中的陈旧碑记,更直观地呈现了200多年前的情景。由于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两块碑记没有被特别标示,并不容易被找到。

“本来这里有两面墙都镶嵌着记载水灾和附近火灾的碑记,但现在只剩这两块完好的碑记了。”柴巷34号的住户吴生怒介绍说,在抗日战争期间,屋顶曾被日军航空炸弹击中损毁,屋内至今还存有当时的一个防空洞,“仅靠我们住户的力量,要保护它们是很难的”。(记者葛悦月 魏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