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伯森:致力闽中掌故整理研究 为今人留下珍贵资料

福建日报

雁门萨氏发祥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元朝时期得以受赐为萨姓。元统元年(1333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萨都剌之侄萨仲礼授福建行中书省检校,遂迁居福建福州,史称“雁门入闽”,从此诗书传家、英才辈出,号称福建第一名门望族。

萨伯森是雁门入闽萨氏第十七世宗裔,生于晚清戊戌变法(1898年)这一年,九岁父母双亡,从此与小他两岁的妹妹依靠祖母郑氏一针一线女红所得艰辛抚养。民国初年,萨伯森十八九岁时,在福建法政学校就学两年后便因贫辍学,受宗叔耐庵公之邀到平潭县盐务局担任文牍员,并随其继续攻研古文诗词,从此醉心翰墨、笔耕不辍。

萨伯森自称“雁门书种子”,以考订史事典章、整理乡邦文献、品评历史人物享誉文坛,一生富殖厚积、著作等身,后因“文革”变迁动荡,文稿多有散佚,经其子萨本珪广为搜遗,与其晚年著述合编辑为《适识室剩墨》,50余篇共计60万字,由侄婿郑寿岩作序,为当前可查的萨伯森文稿的最重要代表。

萨伯森常年致力于闽中掌故的整理研究,《剩墨》中很大一部分是记述闽中地方乡土文化,尤以诗文雅集为主,即围绕福州诗社、诗人、诗话承传发展,兼及乡邦名人典故史事。其文脉络清晰、史料翔实,是考察近现代福建文化思潮嬗变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参考。

萨伯森情系桑梓,其诗文著述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福州地方风物人情,或以历史文献查考为证,或由自身亲历而发,真实可感,妙趣盎然,是了解福州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重要参考。如世人皆知福州乃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但对于福州温泉的发展历史却知之甚少。萨伯森在《福州温泉概说》中就详细梳理了《闽都记》《八闽通志》《竹间十日话》《闽杂记》等有关福州温泉的历代文献记载,对福州温泉发展历史进行了细致的文化查考,并作“温泉颂二十韵”,将福州温泉范围广、埋藏浅、水量大、汤色清、水质好等风貌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以食为天”,了解地方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渠道,无疑是当地饮食文化,所谓百姓烟火,风味人间。萨伯森是一个“好吃”而“会吃”的人,老来自撰《垂涎录》云:“秋深夜永不成眠,食品吾乡忆昔年。病榻何妨添琐记,老饕此录号垂涎。”从义心楼贴沙鱼,到鼎日有肉松,从苏苏酱鸭,到马尾世利花生,再到阿焕鸭面、二桥亭元宵圆、万顺有线面、涌泉寺糟菜、建郡扁食、开化寺和尚蒸蹄包……有史料查考,有民俗介绍,堪称福建美食地图。

萨伯森于《垂涎录》后余味未尽,又增补了《垂涎录戏咏》,并陆续作《说龙眼》《说橄榄》《福州之荔枝》等一系列文章,皆是福建民俗风味、经典特产的介绍。特别是《福州岁时食品十咏》,细细整理福州年岁节庆的特色饮食,如年糕、春饼、元宵丸、拗九粥、清明粿等,由文献记载至民间风俗,最后再作一首吟咏诗词为结,短小简约却趣味生动,掌故中识滋味,烟火中见人情,可见“垂涎”二字,在萨伯森这里,不止是对唇齿味道的念念不忘,更是对家乡人事的眷怀牵挂,其情亦深沉,其意亦绵广。

除饮食文化之外,萨伯森还作不少地方风物小志,如《福州三坊七巷考》《福州坊巷小志》《衷懿闽王祠、庆城寺及周围坊巷》《昔日福州之园林》,皆为乡土志乘的史料考查和文化溯源,特别是《福州坊巷地名对》,将榕城240多出旧地名组成联对,含二字对、四字对、五字对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钩沉史记,趣味之生动,内涵之丰富,正是他自己在《题后记》中所言:“亦可作历史资料视之,不仅游戏笔墨已也。”因此,序言直指萨伯森的乡土小志:“可作为因随时代发展和旧城改造而今已不复存在的一些古迹和历史故事的稽考。”诚然如是。

萨伯森生于晚清,历经民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亲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世事的辗转变迁,其生命经历和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更迭震荡而发生了曲折变化,他以“雁门书种子”的思想自觉,终生结习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以“诗文”为时代记录的宗旨,为今人留下了关于社会发展、地方建设和历史先贤的珍贵资料。(记者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