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上升 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闽南日报

2020年12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正式发布。根据报告显示,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其中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而上述两个数据,在2015年的报告中,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五年来,肥胖率增长肉眼可见,青少年肥胖问题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家长:白白胖胖,看着就很健康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口袋里的钱变得更多,越来越多的父母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饮食,父母不愿意孩子像他们小时候一样吃馒头榨菜,各种“好料”往孩子的嘴里送。

来自偏远山村的杨先生,从小到大吃了不少苦,长大后来到漳州市区工作后就暗自下定决心,不能让孩子跟他一样小时候吃苦营养不良。杨先生有了儿子之后,对于儿子的饮食是一点儿都不马虎。儿子上小学后,哪怕是工作再忙,也要接孩子回家吃午饭,红烧肉、糖醋排骨、炸鸡这些高糖高热量的料理早已是杨先生的拿手好菜。“你看我现在瘦巴巴的,那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条件让我吃得白白胖胖,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跟我一样,我想让他吃得白白胖胖。毕竟小时候大人们也都说能吃是福。”杨先生跟记者聊天时,眼睛还要时不时地看一眼锅里的鸡肉炸得够不够酥脆。

对于家里孩子上寄宿制中学的家长来说,也总会担心孩子在家里吃不好,陈女士的孩子曾就读于漳州一所高中,由于担心学校里的配餐吃得不好、吃得不够,陈女士隔三差五就给孩子送去餐食,甚至有时候是在孩子吃完晚饭之后还给孩子送点心过去,每次还都要孩子在她面前吃完才可以回教室。陈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担心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不好,就给他带点猪肉、鱼、牛肉之类的肉食,还会给他炖汤喝。在那边读了几年,只要孩子吃得好,这样跑也值。”当问到如果孩子胖了怎么办时,陈女士表示,只要孩子还在身边,就得给他吃好的。

孩子:校门口的小吃太美味了

一般来说,家里喂得饱并不会让孩子过早显出肥胖症状,然而家长的溺爱也使得孩子手中的零花钱多了不少。十几年前小朋友的零花钱只够买一包辣条,而现在小朋友的零花钱可比十几年前要多上不少,买零食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

每到上午放学时,各大中学附近的食杂店也热闹了起来,“肚子饿了,老板来包干脆面。”“老板来点糖,中午回家偷偷吃。”“太热了,老板来瓶冰可乐。”殊不知,干脆面、糖和可乐这些东西也是导致肥胖的一大原因。当记者问同学为何能够在食杂店购物,大多数同学都回答道:“上了一个上午的课,肚子饿了,家里面本来就给了我零花钱,买点吃的喝的也不麻烦。”一位食杂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都有不少零花钱,有不少孩子还可以用电子支付,小学生呢一般都是央求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帮他们买,下学期我还打算买一台做烤肠的烤炉,有不少孩子说想吃烤香肠。”

除了学校外围的食杂店放学时热闹非凡以外,寄宿制中学内部的小卖部也是很多孩子购买零食的地方。自从在寄宿制学校上学,中午在校吃饭午休之后,刘先生就发现小刘同学的体重似乎增长了不少,要求给餐卡充卡的次数也增加了不少,详细一问同学才知道,除了每天中午必备的午饭以外,小刘同学还会去学校的小卖部购买零食,有时候甚至在小卖部吃方便面或者面包,来代替平时的中午饭。至此之后,刘先生便开始给孩子严格控制每周的餐费,也时不时让他同学监督他的饮食。“在寄宿制学校,缺少父母在身边的饮食管理,我们也管不了他吃什么,不过还是可以从餐费抓起,来控制他每天的饮食。”刘先生告诉记者。

医生:肥胖是病,需找对方法治

儿童青少年肥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而除了遗传外,有哪些环境因素会导致青少年肥胖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林巧云,林医师告诉记者:“从环境因素来看,导致青少年肥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饮食不均衡,能量摄入过多,饮食上能量、脂肪摄入过多,导致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二是体力活动过少,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发生肥胖的重要因素,同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导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有数据表明,每天看1小时电视的儿童,其肥胖发生率增加2%;三是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足影响瘦素、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导致肥胖;还有其他因素包括进食过快、精神创伤及心理因素导致过量进食也可引起肥胖。”

目前不少家庭已经出现孩子肥胖带来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林医师建议:首先父母或看护人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责任人,需要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饮食行为,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减少在外就餐,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其次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减少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最后应保证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降低肥胖症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