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码头承载的“海丝”精神扎根于泉州

泉州晚报

法石曾是阿拉伯商人的集居之地。执掌泉州市舶司的阿拉伯人蒲寿庚,私属海舶甚多,经营海外贸易数十载,曾在府城东北三十六度海岸(即今法石宝觉山上)建“海云楼”,以瞭望遣发海外之船进出。“此举是沿袭了波斯商人常在海岸高处建南楼、以望海舶的传统做法。”他介绍,其兄蒲寿晟,曾隐居法石一带,建造了云麓花园,1978年在其园中发现的一方“曲水流觞”石刻便是明证。至今,云麓村民仍世世代代因袭祖辈种花传统,特别是种植阿拉伯国家传入的素馨花、茉莉花等异国花卉,用花和香料来敬奉祖先。现在法石及其附村落的金、丁、郭、蒲、卜诸姓,多为阿拉伯后裔。

在美山天妃宫附,有一处金厝山旷地叫西墓园,发现不少阿拉伯风格的石墓盖,陈鹏鹏认为是宋元侨居法石的阿拉伯族葬地。1956年,法石天堂宫、天堂井附发现用汉文、波斯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元郭氏世祖坟茔”,其先祖为阿拉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一个地方发现这么多的海外交通遗物,正是当时大批阿拉伯人航海来泉经商贸易、聚族而居法石的实物见证,而文兴、美山码头是法石港的重要码头,许多阿拉伯人从这里走入泉州古城。”他说。

在海道建置管理上,法石明初设河泊所、清初设汛管理石狮、塘市等十二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将军请设海关。根据记载,泉州有税口十处,法石海关口算其一,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因敌机轰炸,税口才停止行政职能。

周边造船巷等地名 力证曾为沿海重要造船场所

江口码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重要文化载体之一,处处有迹可循。

明清时期,法石人外出泛洋经商贸易的比比皆是。以西班牙银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石出土多批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西班牙银:1974年在坂头村圣殿宫脚矿地掘出窑藏的、刻有“1779”字样、系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银元的148枚银;1977年、1979年,在建东海粮站仓库先后发现61枚、38枚;1984年出土一批达二三百枚之多。“这些银,正是法石航海贸易繁盛的见证,也是对当时举世瞩目的大帆船贸易历史的很好说明。”陈鹏鹏说。

宋元两代,泉州是中国沿海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法石承担着部分造船任务。圣殿、文兴、长春、美山都是当时造船的场所,当地仍有地名沿称造船巷、打帆巷等。据已故的吴清潭先生调查,清乾隆年间,法石十八户船户敬赠长春天妃娘娘一支华盖,船户陈阿婆拥有的商船船桅和家中的筷子一样多,当地百姓用“大厝砖仔壁,商船十八只”来形容船商的富庶。

古船遗存,佐证了宋元泉州的造船技术。1976年中国农业银行东海营业所挖掘水井时,挖出了类似船板的松木。198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院、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经实地调查后,决定联合对此古船进行发掘,“我当时也参与了这项考古工作。”陈鹏鹏说,经过4个月的发掘,共清理出古船后部的四个舱位,出土一批船舶构件和遗物后,又把船体重新覆盖了。

夕阳西下,晚霞晕染天边,如今的江口码头只成遗迹,但其承载的开放包容、敢拼善赢、求进思变的“海丝”精神却永远扎根于泉州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