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产业链推广交流会在泉州举办。永荣锦江、百川、广东秋盛、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立峰纺织、海天材料、厦门翔鹭、福建百宏、福建华峰、三六一度、九牧王、安踏体育、七匹狼等50多家企业参加会议,大家就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积极献策,呼吁进行更加广泛的绿色纤维认证。
本期嘉宾
从纺织源头引领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主持人: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据了解,几年前,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等积极推动了绿色纤维认证工作,成为纺织产业链重要的绿色认证体系之一,绿色纤维证明商标也是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承认的证明商标。对这方面,能不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陈新伟:此次产业链对接推广活动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福建泉州,是因为泉州相关产业链基础深厚、产业链的配套完备、产业特色明显、下游品牌企业对终端消费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且企业对产业链绿色发展的需求潜力较大。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我国纺织化纤工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所谓绿色纤维认证,主要是倡导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和绿色制造,具有传导和带动作用,它能够推动从纤维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进程。我们推动该项工作已经有6年了,目前全国已有37家绿色纤维认证企业,认证产品覆盖再生涤纶、莱赛尔纤维、壳聚糖纤维、PTT纤维、原液着色锦纶、涤纶、丙纶、芳纶、聚酰亚胺纤维等。
王启明:我国纺织化纤工业已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既是中国纺织化纤大国必须树立的新形象,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福建纺织产业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化纤、棉纺、织造、印染、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纺机等行业在内的完善产业体系,近年来,全省纺织规上产值稳居全国前五。我们泉州的企业要积极推进绿色纤维及下游制品认证,扩大绿色纤维标志标牌在服装、家纺、产业用等终端产品的佩挂范围,并通过推进后续的一系列合作,共同为纺织产业链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用先进标准赢得客户信赖
主持人:企业申请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的条件、核准程序、追溯要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李德利: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生物质或可循环再生原料、生产过程低碳环保、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或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化学纤维。
绿色纤维必须在原材料采购、纤维生产过程、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需符合《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 02007-2019)及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化纤协会标准的规定。绿色纤维制品如纱线、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的绿色纤维含量,必须达到绿色纤维制品认证规则规定要求,制品中只用一种绿色纤维时,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含量要求不少于40%,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含量要求不少于50%;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绿色纤维,其含量要求不少于50%。
赵庆章:标准是认证的依据,标准越高,认证的潜在价值越高。2019年修订之后的《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 02007-2019)对绿色纤维的品质属性指标进行了分类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其中的限量物质及限量值,品质属性是当前版《要求》的创新之处。标准中列出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的10余项品种属性指标及要求。
对于品牌商而言,绿色纤维的品质属性及限量物质含量是其采购的重要指标。鉴于我国绿色纤维及制品的客户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我们建议企业对标国际标准,精准量度化纤中的限量物质,以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
让绿色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主持人:发展推广绿色纤维,不只是我国化纤工业、纺织工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体现,也是来自市场终端需求的呼唤,让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才是真正的目的,对此。你们怎么看?
田友如:我们是国内运动鞋服品牌龙头企业之一,2020年实现销售额60多亿元。公司一直注重环保材料研发,在对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应用中,我们不仅着眼于在市场中广泛使用的长丝,还首创了在短纤、填充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这几年已经收获了大量订单。比如“御寒一号”棉服的面料、辅料和填充物都采用了环保型材料,其中,内置填充物采用了可回收的环保新型材料“蜂窝棉”,不仅保暖,而且经水洗后不易变形。
2020年,公司被评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0/2021“最佳年度合作伙伴”,这是因为我们使用了海兴凯晟科技有限公司的“舒弹丝棉涤弹力汗布”,这种面料采用生物质原料的聚合物和独特的清洁加工工艺生产,是生物科技和纤维技术的高效结合,原材料环保。舒弹丝有舒适的拉伸回弹性和优异的压缩回弹,用其面料制成的成衣,舒适、贴服,在人体穿衣的多个重要部位如肘部、臀部、膝盖不易起包变形。
据我了解,在运用环保材料方面,国内运动服饰市场当前已初具规模,主要形成了4类产品体系,包括使用绿色植物纤维、再生纤维、使用环保染整助剂,以及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等,这既顺应了绿色环保的流行趋势,又可以创造很好的市场效益。
蔡涛:据我了解,我国纺织业每年消耗的棉、麻、化纤等各类纺织纤维原料高达7000万吨以上,服装产业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纺织边角料和家庭废弃的纺织品超过2000万吨,但只有5%得到循环利用,其他的作为垃圾处理。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的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比例分别为42%、27%、15%、12%。以德国为例,其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德国Ecolog Recycling公司、SOEX集团旗下的沃尔芬纺织品废弃物处理中心已经具有高比例的回收模式。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原生产品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回收体系,因此,未来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这其中,涤纶产品是纺织服饰中占比最大的品类,因此纺织服装的循环回收主要聚焦在涤纶上。当前,国际终端品牌都在积极拥抱绿色环保材料,制定了各自在材料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宜家家居、耐克、迪卡侬等国际品牌企业均要在2025年前实现所有的涤纶产品使用100%再生涤纶。我们国家也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今后,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消费者对绿色循环再生产品的性能需求、心理需求、社会责任需求,回归到源动力;要更多地关注绿色循环再生产业的需求、规范、标准、认证,注重产业链的系统性。
记者手记
打造绿色认证示范区
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要求人类必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刚性要求,也是对纺织工业的刚性要求。我国提出的“3060”指标对纺织工业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原料的绿色化,以原料的绿色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这也是赋予化纤工业的历史使命。
刚刚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纤维认证企业的数量年均提升10%,基于国际趋势和我国的绿色发展战略,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经过努力达到绿色纤维认证的要求,进一步壮大绿色发展的规模。而泉州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集聚地,未来也有望成为绿色纤维认证全产业链的先行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记者 温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