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图书栈 展现古城别样人文情怀的小小驿站

泉州网

古城市民自费租下并修缮百年老宅,发起公益图书阅栈;书是大家捐的,家具是捡来的,不收费、不登记,长年无休,志愿者轮流值班——民间公益图书栈 古城人文小驿站

公共图书阅栈已成为古城一方小小的人文驿站(少军 摄)

修旧如旧的古宅(黄宝阳 摄)

古朴雅致、轻松自由的阅读空间。(黄宝阳 摄)

爱书人聚在一起分享交流(少军 摄)

市区东边巷7号,是一座两进三开间的闽南旧厝,无论什么时候从门前经过,你总能发现,大门是敞开的。往里瞥一眼,视线很容易被古朴传统的陈设、清幽雅致的氛围所吸引,尤其吸引人的,是桌上一摞摞、书架上满满的书籍。

如今古城里这样修缮的古厝,并不鲜见,多为茶馆、咖啡馆、民宿、文创小商店等,这却是一处名为“观见”的公益图书阅栈。

每日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半,大门风雨无阻地敞开着,哪怕年三十、正月初一。爱书人、路过的市民和游客随时进来阅读。时间久了,偶然路过的人成了常客,常客们又自愿成为管理员,捐书的人渐渐多了,来翻书的人也比起初多了。

这个低调实的公益阅读空间,已成为展现古城别样人文情怀的小小驿站。

如自家书房的读书空间

时光在东边巷这个老宅里,似乎走得很慢,连阳光好像也慢下脚步。静谧的午后,阳光透过天井照射下来,落在一件件老家具上,透过墙和窗户的缝隙,洒在一排排书架上。老宅通常人很少,你可以随意挑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坐下,和作者来一次安静的跨时空交流。

在许多爱书人的心中,这是一处没有边界的自由阅读空间。无论什么时候来,门都开着,进门时,没有电子感应器提醒你的到来,不会有人要求你登记信息;夜间虽有志愿者值班,也仅限于整理书籍、卫生保洁、闭电关门等日常事务,没有人会管你坐了多久、在看什么书。如果想走了,无须招呼,来去自由。口渴了,书栈提供煮水点,自理清洁,偶有常客熟门熟路地泡茶,渴了可以喝一杯聊两句。

今天去,明天去,后天再去,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打扰,如同自家书房,进出自由。

要翻阅什么书随你意愿,也可以自己带书阅读;因为书籍数量有限,并不鼓励借阅,但偶尔有人看到实在喜欢的书,也会留个字条把书借回去,看完再还回来,轻松无负担。

这里自在的氛围没有边界,书籍的分类摆放也没有那么严格,各个领域、时代、流派的作品都有,只不过,没有儿童书籍。因为发起人将这里定位为成年朋友的阅读空间,主要面向25到45周岁的成年人,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阅读场地。

发起人之一的少军,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地道泉州人。他说,当今不少人的社交场所,是在酒吧、饭局、KTV、夜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几位发起人希望在泉州古城,共同营造这么一处轻松自由的空间,给自己,也给途经的朋友提供一个可以静心思考、阅读、自在交流和孕育情怀的人文场所。

阅栈的房东宋忠诚曾说,1952年,泉州五中因建设需要,征用其祖宅作为礼堂建筑用地,政府以该宅作为补偿置换,其父宋莲希曾告诉他们,宅子晚清时曾为安溪、永春和德化三县的馆驿,接待这三县来泉州应考的贡生。“曾经接待贡生的馆驿,如今成为爱书人的驿站,是一种很特别的缘分”。

修旧如旧营造宁静氛围

几张木质的旧桌椅、老迈的藤椅是捡的,灯具、前后两个庭院里栽种绿植的盆盆缸缸等,大多也是捡回来再利用的,而斑驳的红砖、几乎所有旧式门窗等,则是到旧货市场或拆迁集散地挑来的。这些装饰和家具不仅让老宅显得更富有古意,也让这个阅读空间,显得更加静谧。

为了达到如今这个效果,阅栈的发起人花了不少心思。老宅刚租下来时,破败不堪,后院两个角落的屋顶都塌下来了,门窗几乎都要换。为了尽可能地修旧如旧,他们对装修材料和家具的选择非常挑剔,一扇门、一个窗可能要等上大半年,才找到真正契合的、有感觉的。从2017年6月底承租下来后,历经整整12个月的缓慢修缮,直至2018年6月9日,焕然一“新”的老宅才正式亮相。

捡捡、修修,固然有修旧如旧的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许多人看到整出这么一个公益空间,第一反应便是发起人经济条件优越、做着玩。少军坦言,其实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可以说自己正处于工作低谷期,经济上并不宽裕,还承受着二次创业的压力。修缮期间,能亲力一定亲为,他和另一位发起人志榕时常与工人一块干活。

即便是这样,修缮也花去了10万多元,加上房租,对他们来说仍是一份压力,因此,很多人哪怕是熟悉的朋友,也很难理解。

为了让“观见”可持续发展,考虑再三,他们将沿小巷的两个小店出租,租金用于贴补水电费,不够他们再贴点。小店业态的选择也有原则,“气质”与经营内容必须跟阅栈格调协调,租金多与少反而不是第一位的。

展现书香四溢的老泉州

为什么吃力不讨好去做这个事?少军说:“我想留住童年记忆中泉州的样子。”

可能因为父亲在印刷单位工作的缘故,少军从小有机会比别人接触更多的书,家里报纸更是常见。记忆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那个人均居住面积很小的时代,家里很早就有书架了,也是从那时起,家里便一直订有杂志,从未间断。

父亲的同事、朋友家,也很多像他家这样,有书架和藏书,大人们经常一边听唱南音,一边看报读书,闲适与轻松的氛围很浓厚。

耳濡目染,他从小便有了对美好书房的憧憬。长大后,小家如愿有了理想中的书房,他和朋友们也开始有了打造公共阅读空间的想法。

少军说,入夜后响起的“五魁六连七窍”等行酒令,是泉州市井生活的一面;阅读、书香四溢也是泉州的一面,他希望展示、留住老泉州的这一面。

此外,更深层次的愿景是,为大家打开知识的边界。阅栈里,书的类型丰富多元,以社科人文、基础文献、史料评论与宗教哲学等为主,兼具其他,只要是严肃、专业,有一定深度,类别不设限。

外地人认识泉州的窗口

熟悉的人都说, “观见”是个佛系的地方。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找不到任何关于发起人志榕与少军的任何信息,只能感受图书阅栈的理念和他们的愿景。

由于没有任何的宣传,知道“观见”的人并不多,来的多是左邻右舍,或途经的市民,还有一些找施琅故居的游客。对于“观见”的所有志愿者来说,有人来就好,拿起书就好,正如门口的上联:“一路匆忙翻两页也行。”

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仿佛有魔力,“来了会经常想来,最后会变成常客和志愿者。”经常来此读书的绍旭说。如今,绍旭和许多人一样,也成为这里的常客,不过除了日常的管理事务,他们仿佛隐身了一样,很没有存在感。

这里除了是阅读的地方,也是交流的场所。爱书的人经常来此举办读书会、分享会,只要不是商业活动,这里都可以无偿提供场所。

如今,“观见”成为外地游客认识泉州人的一扇窗口,很多外来游客偶然来过,回去后在朋友圈和旅游公号上分享,让来“观见”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又一个‘耽误’我们进程的小路,我现在已经忘了当时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只记得拐进一个幽深的小巷后,出来已半夜。”上海游客Echo在微信公号写的《泉州:有底蕴的海洋火气》一文中,用较长的篇幅分享在这里认识到的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