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声乾:汗洒一地不负初心(上)

泉州公路

叶声乾,泉州市公路局工程处退休老干部、工程师,现居住家乡泉州。1938年11月出生的他人生已走过80余载,不管他走到哪里,始终心系宁德福安——这片他最初工作的地方,汗洒25载的土地。

下村桥:一战成名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2年叶声乾从厦门的福建航海学校路桥专业毕业,怀揣着滚烫的初心,来到当时的福安地区公路段工程股。

“报到之后做实习生,从晒图、描图,到设计道班房……样样都干。”叶老回忆,当时的福安公路段公路工程队缺少技术人员,于是他从机关工程股被借用至工程队,从此辗转福安地区各个桥梁、公路建设工地。对这段经历,他不以为苦,倍觉珍贵:“我的大学恰巧碰上特殊年代,全国红卫兵大串联,学校教学松散,学生实践机会也少,工作之后能有各种实践,很好。”

1967年前后,全省国道上的木桥迎来永久式改建,当年3月福安柘荣县下村木桥决定拆除,重建石拱桥。彼时,离当地每年7月的洪水期只有4个月,下村桥能否抢在洪水到来之前提前完工?抢工阴云下,彼时刚参加工作不到5年的叶声乾被“点名”接手。他正中下怀,信心满满,收拾铺盖奔赴下村。

工期紧,现场施工环境还“添乱”——下村桥桥台就靠着公路边,国道干线交通繁忙,叶声乾要确保公路正常通车,不允许封路施工,于是桥台筑基只能尽量垂直开挖,无形中加大工程量。

这时,叶声乾“青春的任性”转为一股“一线的韧性”,一路进取,竟然凯歌高唱:从3月“锄头落地”到建成通车,只短短四个月。不仅如此,长50余米两跨的下村桥最终造价7.8万,而最初估计造价“肯定超8万”,差不多同期施工的另一福安地区长25米一跨的石拱桥则远超预算,花费十余万。

“造价低、质量高、速度快!”一时好评如潮,叶声乾“接手”第一座桥梁,就一“战”成名。

(未完待续)

文:刘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