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天三提自贸试验区 为扩大开放做准备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多先行先试。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航拍海口江东片区(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这是不到一周内,“自贸试验区”第三次被专门提及。6月28日,中国在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上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五项重大措施,其中包括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2019年版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从45条缩减到37条。

频频“点名”自贸试验区,表明中国正在为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加快做前期准备,开放加码提速可期。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高层在多个场合密集表达扩大开放决心。继G20大阪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后,李克强也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称,将“坚定不移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开放目标和方向已经明确,但具体如何实施仍需摸索。此外,全方位开放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增加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房爱卿所言,当前形势下,为开放做好“压力测试”的要求更加迫切。

自贸试验区正是为扩大开放探路、积累经验的有效工具。目前,自贸试验区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措施已从2013年的190多条缩减至37条,已形成17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分批次向全国推广移植。例如,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演出经纪机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开放措施已经推向全国。

据官方数据,2013年至今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0多万家,其中外资企业近4万家,有效促进了高端产业集聚和发展。自贸区占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万分之二,却创造了中国12%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额。

“在中国各类特殊经济园区中,自贸试验区开放起点和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可以作为今后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支持自贸试验区在进一步自主开放、不断开放、加大开放上迈出新步伐,也有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考虑。

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背景下,中国经济当前虽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也面临着新的下行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不论是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还是中长期内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打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正是服务于这一现实要求。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相关省市政府加大向自贸试验区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尤其是投资审批、市场准入等权限,在自贸试验区全面实现“证照分离”。此外,还要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强化竞争政策试点,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抓紧研究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服务业开放的举措。

白明称,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在推动自贸区吸收外资、外贸增长的同时,为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当好“探路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