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天坛祈年殿。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月18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霾天气逐渐发展并加强,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以及陕西关中等地出现中至重度霾。据中央气象台首席孙军介绍,京津冀地区大气扩散条件差,主要受冷空气偏弱、平均风速小、相对湿度大,低层逆温明显等因素影响。
地面风速较小。2月18-23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风速均低于2米/秒。地面风场显示,京津冀地区为气流辐合区,有利于污染物和水汽累积。
相对湿度偏大。2月18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相对湿度较常年同期偏高20%以上,河北中南部地区偏高30%以上。尤其是夜间至早晨时段,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地区相对湿度超过95%,部分地区达到饱和。
低层逆温较强、混合层高度低。2月18-22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区低层大气出现明显逆温,导致混合层高度较低,大气静稳度高,综合扩散能力低,利于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另外,孙首席还介绍说,当大气中PM2.5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与上述不利的气象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加强,使大气污染进一步加重,即“双向反馈机制”。首先,近地面累积的PM2.5会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致使地面辐射降低,继而出现逆温,大气混合层空间变小,PM2.5浓度又会进一步上升。其次,在逆温状态下,低层大气由于温度下降,会出现明显的增湿现象,容易形成霾向雾的转换,地面接收的辐射就会进一步降低。
除了短期内的气象条件影响外,全球大的气候背景也对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有所影响。自2018年9月起,全球气候逐渐进入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时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位置偏西偏北;2月中旬以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弱,加之偏强的中低纬西太平洋副高,利于引导低纬度水汽向我国华北、黄淮、江淮一带输送,导致该地区气温偏高、湿度偏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致使雾或霾天气过程生成和持续。
据介绍,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较弱,但对全球影响显著,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美国南部降水异常偏多均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