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艰难降生的宝宝“小坚强”吗?去年12月12日,“小坚强”的妈妈小英在车祸后重度昏迷的状态下剖宫产生下了她。
据“钱江晚报”公众号1月31日消息,此前,钱江晚报连续报道了这对母女的感人故事,感动了众多读者。大家都惊叹于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事情经过请戳《泪目!浙江孕妇遭车祸,早产生下女婴“小坚强”:妈妈,快醒来看我一眼》
马上就要过年了,位于义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传来好消息:小英在昏迷了90多天后终于苏醒了!
由于“小坚强”已被送回贵州老家,所以她只能通过照片来见一见从未谋面的女儿。小小的手机屏幕穿越了义乌和贵州一千多公里的距离,母女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团圆。
昏迷九十多天
突然对护士说了声“好”
浙大四院综合病房,下午三点柔和的阳光照在靠窗的病床上,小英看着手机屏幕笑着,那上面是女儿“小坚强”刚出生时的照片。
小英在看女儿的照片 图丨钱江晚报
“可不可爱,好不好看,要不要去见她?”综合病房护士陈天骄引导着问她。她从插着气管插管的嗓子里艰难地挤出一声坚定的回答,“嗯!”
这是“小坚强”出生一个多月以来,她第一次见到女儿的样子:小小的、粉嫩的,两手握拳,乖巧地躺在新生儿监护室。
小英看的是女儿这张刚出生时的照片图丨钱江晚报
可能是出于为人母的本能,小英对照片里的小婴儿流露出天然的爱意。但其实,由于大脑尚未完全恢复,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她在昏迷时艰难生下的女儿。
1月25日,陈天骄的同事值夜班时发现,昏迷了90多天的小英突然轻轻挥动了一下双手,并试图抓什么东西。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立马在病房传开了。
综合病房护士长侯冠华告诉钱报记者,她们对小英的苏醒有一定的预感:几天前,护士们给她做肌力测试的时候就发现,她的右手已经不再是爪形,能检测到肌肉收缩,但还不能产生动作。
小英现在时刻握着握力器,这能帮她锻炼手指力量图丨钱江晚报
1月27日晚上,陈天骄在交换班时例行公事地喊了一声小英的名字,这个程序她已经重复了几十遍。
但这一次,小英竟然回了一句“好”!“虽然我们有心理准备,但叫了几个月都没有反应,突然回我一声,还真是被吓了一跳。”
可以简单交流
但智力水平相当于幼儿
当然,病房里的护士、护工都打心底里替她高兴。
张阿姨是医院派来照顾小英的护工,每天为她翻身、擦身,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天,“我自己也有女儿,看她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可怜了。”
张阿姨在照顾小英 图丨钱江晚报
小英苏醒后,能通过胃管简单吃点东西,张阿姨就自掏腰包,买了水果、麦片、饼干喂她。苹果切成薄片,香蕉打成泥,饼干和麦片用水泡软。
“但她不吃粥,不吃汤,挑食的哦。”张阿姨的语气里没有嫌弃,倒像是打趣自家的女儿。吃完之后,她就用一个海绵棒给小英清洁牙齿。
侯冠华说,小英的肌力和语言能力每天都在进步。右上肢的肌力可达到4级,也就是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左侧稍微差一些,可以达到3级水平,能微微离开床面。
她的词汇量也慢慢丰富起来,一开始只是重复别人的话,比如醒后第一句话是“好了”,很可能是因为护工阿姨每天重复这个词。现在,她会主动表达“饿了”、“冷了”等感受。
但有时候也会闹笑话 ,比如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蒋磊问她,“你几岁了?”她的答案是“七岁”,“她现在的智力水平,基本上跟一个幼儿差不多。”
经过正规、完善的康复治疗后
有望恢复生活能力
蒋磊告诉钱报记者,小英的大脑基本上已经度过危险期,如果顺利的话,有望在年后拔掉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那时候就可以达到出院标准了。
接下来,小英将面临漫长的康复期,经过正规、完善的康复治疗后,她还是有希望恢复自主表达、自主生活能力的。医生把这些告知了家属,但家属均表示无力承担接下来的治疗费用。
小英苏醒后,医院第一时间联系了她的丈夫小丁,但小丁已经回贵州老家过年。
钱报记者联系到小丁时,他正在市里的银行办理业务。他说,“小坚强”已经比出生时胖了许多,小手小脚都长了不少肉。她现在一天能喝近500毫升的奶,每天香香地睡觉,不哭不闹。
妻子苏醒后,他有何打算?小丁支支吾吾说,现在肯定回不了义乌,打算年后再回来看望。
而张阿姨过两天就要回东阳老家过年,这两天她嘴里总是念叨,这个年小英要怎么度过。好在医院已经安排了其他护工替她的班。
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昏迷,小英以后还能否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浙大四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毅力告诉钱报记者,按照小英现在的情况,她的智力、情感、手脚等功能有待进一步康复,她年纪比较轻,预期如果后期康复得比较好的话,很有希望实现自理,回归家庭生活。
“三个月醒过来算是比较快的,期间她又经历了剖宫产手术、脑积液手术,可以说是磨难重重,好在在医院多学科共同合作的努力下,在她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下,她都挺过来了!在后期康复这方面,家属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张冰清、金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