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千亿级软件园在厦诞生 去年实现营收1001.2亿元

厦门日报

●厦门软件园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01.2亿元,同比增长19.4%

●园区全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升级,助力我市打造中国软件特色名城

在刚过去的2018年,厦门软件园度过了她20岁的生日,也正是在这一年,厦门软件园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省首家突破千亿的专业软件园区。来自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的数据显示,厦门软件园201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01.2亿元,同比增长19.4%,占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额的67%;园区全年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945家,在册企业总数达4478家,同比增长26.7%。

厦门软件园还收获了一系列重磅荣誉:在43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综合评价排名中,园区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七,成长性指标蝉联全国第一;获评“2018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园区”、“2018中国大数据明星产业园”等荣誉称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亮丽的成绩单也透露厦门软件园的思考:打造产业生态链,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夯实基础,助力我市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千亿营收的新起点上,2019年,厦门软件园将全面推动园区向现代化、国际化升级,继续引领全市软件产业发展;争取到今年底时,在册企业总数突破5000家,营收超千万元企业数达到550家,产业影响力进入全国前列。

瞄准细分领域招商

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

不仅是经济总量提升,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文创等细分领域,厦门软件园亦实现质的突破。

2018年,厦门软件园重点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的前沿领域,打造驱动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加速器招商和产业联盟招商,拓展招商新渠道。

如今,厦门软件园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已形成从芯片端到算法端到应用端的完整产业体系,安防、医疗、交通、家居等应用领域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美图、瑞为、商集、云知芯等企业创新亮点频现。

2018年,厦门软件园数字文创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截至2018年底,园区从事数字文创领域企业数占比园区企业总数约15%,营业收入占园区16%。全年新增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数字文创类企业2家,达到13家。

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推动现有企业高速发展

在“外引”的同时,厦门软件园着力做好“内培”工作,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施策,提供政策扶持、人才供给、专业服务、科技金融等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为强化人才赋能,厦门软件园利用人才大数据,在西安开展“高校深耕计划”,在深圳开展“城市深耕计划”;与本地周边高校合作,全年组织园区企业举办5场人才集中招聘会;在企业间推动设立SAC联盟大学,全年共组织培训33场,培训学员约2530名。与此同时,厦门软件园强化软件园二期园区事务协商委员会(ACC)与园区管理公司的协作机制,做大做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联盟,加强企业协作,发挥集聚效应。

数据显示,去年厦门软件园园区营收超千万元企业净增数104家,同比增长28%;营收超1亿元以上企业净增数23家,同比增长25.6%……园区各规模层次企业数量均保持高速增长,企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园区产业持续发展。其中,信和达营业收入突破五十亿元。美图、四三九九、吉比特、美柚入选全国互联网百强;卫星定位、美亚柏科、易联众入选工信部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美图之家、特力通信、歌乐电子入选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百强企业”;四三九九、美图、翔通动漫等12家企业上榜“2018福建省互联网企业20强;园区新增用户数过亿的互联网企业2家,总数达到13家,其中美图、网宿、四三九九、咪咕动漫、飞鱼等用户数超过5亿。

创新园区服务管理模式

提升生活圈配套

厦门软件园创新创业热潮涌动的背后,是园区服务和配套的持续升级。

作为我市“双千亿”重要项目之一、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跨岛发展的新引擎,厦门软件园三期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标准以及“开发一片、成熟一片、带动一片”的思路全速推进。截至2018年底,园区东片区已投用面积13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08万平方米,基本建成面积达160万平方米。2018年,厦门软件园三期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1亿元,同比增长40.8%;园区全年净增工商注册企业669家,在册企业总数1849家,同比增长56.7%;实际入驻办公企业超1000家,员工数超2万人。

在推动园区发展的同时,厦门软件园坚持制度化管理、信息化治理,不断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水平。修订完善《厦门市软件园企业管理规定》等一批制度,建设信用首善园区;开发建设“软件园研发楼宇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园区空置楼宇管理、非法企业入园监测等问题,清理软件园“非软企业”100余家。截至目前,软件园三期共投用公寓楼2771套,引进餐饮、便利店、健身房、诊所、银行等配套商户98家。(文/厦门日报记者林露虹、通讯员管轩、智明)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