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昔日尘土飞扬 今朝诗情画意(上)

泉州公路[责任编辑:黄如萍]

“茶乡最美在安溪,放眼接天登绿梯,盘山公路云雾香,壶中韵味万人迷”。

如今这如诗如画的茶乡大地,在改革开放前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改革开放40年】昔日尘土飞扬 今朝诗情画意(上)

【改革开放40年】昔日尘土飞扬 今朝诗情画意(上)

以前的路和桥

安溪,一个不沿边、不靠海,面积占大泉州近三分之一的山区内陆县,辖区内却有2461座千米以上的高山,30年前,400多个行政村连一寸水泥道路都没有。这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上学路上有一小段沙土路,晴天尘土漫天飞舞,雨天坑坑洼洼,车子都难以通行,更别说走过去,俨然就是一条“水泥路”。

路,承载着社会的发展,印证着历史的车轮轨迹。千百年来,茶乡人民感叹山险路艰。“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改革开放之初由中国亿万农民喊响的口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公路建设对农村脱贫致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作为公路部门,安溪公路分局更感到深深的责任和压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40年里,安溪公路也在平流缓进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助力安溪县实现了从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63位的华丽转身。

翻开老照片,前辈们虽已记不清具体年份,但讲起故事来,往事仍历历在目,仿佛是昨日那个热血青年在向我们诉说着安溪公路是如何从沙土路、水泥路变成如今“畅安舒美”的绿色长廊生态样板路的。

前辈们大多是在十八九岁的年纪就来到安溪公路这个大家庭。听他们说,以前,都是沙土路,从外安溪到内安溪一天都到不了,每次发工资,都是要带着一麻袋的钱,好几个人一起坐车沿着沙土路一路颠簸到各个道班去,中途还要住上一个晚上,第二天继续颠簸赶路。若是全县专养公路都要进行检查,南北线一起算下来要花将近一星期的时间。曾有人调侃说,从外安溪去福州都比去内安溪快。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用来形容满是沙土路的“山城”安溪,一点也不为过。

【改革开放40年】昔日尘土飞扬 今朝诗情画意(上)

澳江旧道班

1

【改革开放40年】昔日尘土飞扬 今朝诗情画意(上)

彭亭旧道班

不仅如此,以前十公里就有一个养护道班,道班都是瓦砾房,特别是处在深山中的几个,有时还会有“蛇从天降”的情况发生。尽管条件艰苦,但前辈们还是靠着一把锄头一个簸箕一支扁担一把扫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用心养路护路。下雨天,路面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人的通行安全。前辈们要及时往凹陷的坑洼里填上一些小碎石,再填上一些红土增加黏稠性和固定性,而后在上面铺上一层沙,最后再将其慢慢摊平,来抚平“受伤”的路面。要是遇上险情,那就更加艰难了。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