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洲村︵陈旭玲摄影︶
一个人口不到7万的小镇,有15位百岁寿星;其中一个仅8000多人口的村,就占了5位。
这个“寿星之乡”是哪儿?导报记者昨日从漳州市老龄办了解到,今年,漳州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乡镇为诏安县桥东镇,共15人,其中包括漳州最年长者110岁陈竹笋老人;而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村(居)为诏安县桥东镇甲洲村5人。
桥东镇、甲洲村为何寿星辈出?这些百岁老人是如何炼成的?昨日,导报记者前往桥东镇甲洲村实地采访,了解长寿之乡背后的故事及两位百岁老人的高寿秘诀。
黄赛茶,女,今年102岁
1 闲不下来的寿星102岁还在“打工”
说到黄赛茶,她是甲洲村人口中的“乐天派”,10月16日,导报记者来到黄赛茶老人家中,探寻她的长寿秘诀。
采访中,黄赛茶介绍,她已经吃素20多年了,如果真要谈谈她对长寿的个人看法,她认为,生活规律,饮食粗茶淡饭很重要。早前,甲洲村虽然生活艰苦,但大家生活习惯好,按时吃饭睡觉,不贪玩,不熬夜。同时,村里人日常三餐多吃地瓜、蔬菜和自家从海里捕捞的小鱼小虾炖出的汤,平常很少吃大鱼大肉。
其间,黄赛茶的儿子陈双财透露,除了生活规律、饮食偏爱粗茶淡饭之外,他母亲平常还特别爱运动。18年前开始,黄赛茶每年都会乘坐摩的到广东省一寺庙内不间断地住上两三个月,而住在这个寺庙期间,她主要负责义务打扫寺庙卫生。“这既是做公益也是在锻炼身体,我们全家都很支持她的这个行为!”“母亲闲不住,眼睛和耳朵都还很利索!”陈双财称,她母亲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起床后,她吃完早饭不久,就会到村里大街小巷子散步两小时。散步回来后,她还承接外面公司的机械器材部件组装。
导报记者刚到黄赛茶家中就看到,老人正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组装一些塑料部件,从她口中得知,原来这些都是她向外面工厂承接的一些私活,而这次是组装玩具车的塑料零部件……看着这位百岁老人双眼炯炯有神地组装着这些细小的零部件,心中佩服万分。
陈汰顺,男,今年101岁
2 和海水亲密接触是他的长寿秘诀
“我18岁到马来西亚谋生,28岁跑回来,那里不是我们想象的‘天堂’,还是自己的家乡好。回到甲洲村我才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就入土了。”陈汰顺老人说道,甲洲村人世代以下海在滩涂捕捞为生,经常全身浸泡在水里,而海水有杀菌作用,所以他平常都很少得病。
陈汰顺的儿子陈亚洲介绍,他父亲以前经常跟家里人说海水能杀菌,起初他们还都半信半疑,后来,他有查过相关资料,由于海水浓度大于细菌体液浓度,所以细菌体内的水会被脱离蛋白质,蛋白质凝固,细菌也就被杀死了。
而关于陈汰顺老人的长寿秘诀,还有一项就是他三餐也很有讲究。“三餐蔬、薯、鱼是首选。”生在渔村,长在农村的陈汰顺,家里的粮食、蔬菜、鱼等食品基本自产自给。平时陈汰顺饮食上要求不高,少肉多菜。不过,鲜鱼、蔬菜和番薯三餐必有。少了一种,他都会给儿子提“意见”。
揭秘
生态环境好饮食以海鲜为主
桥东镇甲洲村位于诏安东南沿海,是个久负盛名的长寿村。全村8000多人口,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44人,其中百岁寿星5人,占人口的万分之6.25。在“中国长寿之乡”诏安,虽然百岁寿星遍及农村乡社,但像甲洲村这样百岁寿星之多是较罕见的。
诏安县桥东镇党委组织委员李煜分析,甲洲村原先是个岛屿,后来一部分填海,现是个半岛,生态环境好;村民以捕鱼为生,女子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生活朴素;日常饮食以海鲜为主;这里土地富含微量元素硒等因素造就长寿之乡。
甲洲村经联社主任陈龙平介绍,甲洲村地处诏安东西溪入海处,三面环海,有3000多亩的滩涂,盛产跳跳鱼、沙虾、蟹、海蛎(珠蛎)等海产品。甲洲人世代依靠这片滩涂,随着潮涨潮落,讨小海,用小鱼网或徒手捕捞。“以前经济比较困难,老一辈的老人把捕捞的鱼、虾等蒸熟了,挑到县城卖,鱼汤留着自己配饭吃,平时鱼虾海鲜吃得比较多,这样的饮食有益于老人身体健康。”陈龙平分析说,还有甲洲村靠海,生态环境好,土壤富含硒,营养高。
采访中,导报记者还了解到,甲洲村的鸭蛋、海蛎经检测,富含微量元素硒,完全符合食用标准,且分析认为,甲洲人常年食用本村滩涂出产的海产品,且小鱼小虾都是连头带尾吃,能给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大自然恩赐给甲洲村民的“长寿素”,也给甲洲人的长寿提供了条件。如今,在甲洲乡间还流传的一句“七十小弟弟、八十古来稀、九十不稀奇、一百笑嘻嘻”的顺口溜。
桥东镇甲洲村,也是诏安全县的缩影。早在2013年,诏安县就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成为漳州首个长寿之乡。据统计,今年诏安县百岁老人有70人,其中女性67人,男性3人。
史迹
乾隆时期寿星夫妇寿终均为126岁
诏安自古以来就是一方长寿福地。据民国《诏安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此地就有百岁寿星8名。其中,清乾隆时期的沈起龙夫妇寿终均为126岁,为历代罕见。朝廷官府和寿星子孙,还为寿星立牌坊、建祠堂,以示褒扬和纪念。
全县为褒扬寿星建的牌坊5座,其中男性2座,称为“百岁坊”;女性3座,称为“贞寿坊”。其中,最早建置的“百岁坊”,坐落在县城内圣祖街北段威惠王庙前。系明万历八年(1580年)为一百岁寿星沈仲而立,至今400多年仍完好。
为褒扬和纪念百岁寿星所建的祠堂,在全县也有3座,现都保存比较完好。最有名的是县城北关的“龙亭”延禧堂,系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百岁寿民沈起龙所建。西潭新春埔有一座“五代百岁祠”,堂匾是“七教堂”,这是清嘉庆二十一年以后,为纪念太学生许瑞钟妻沈氏105岁、五代同堂而立。还有座“百岁祠”,在今南诏镇东北街北门塘边,据说是沈姓子孙为纪念其百岁祖宗所建。
此外,在诏安金星乡湖内村还有一座“百岁楼”。传说有位老人78岁才娶妻育子,活到108岁,其子孙为纪念老人长寿,建了这座一厅两房的楼房,称为“百岁楼”。
桥东镇甲洲村,这方面的记载也不少。据甲洲陈氏宗谱记载:陈基英百岁,清道光年间(1821年)受道光皇帝钦旌,恩赐(百岁)顶带;沈加指,113岁(1880年-1993年),成为诏安“超级人瑞”。 (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张雄敏 通讯员 陈松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