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师生“五代同堂”薪火相传69载 与祖国共成长

泉州晚报[责任编辑:林春婷]

左起依次为卓永宁、陈国璋、宋朴宪、吴佳晨和吕尚普老师

核心提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泉州晚报以此为主题,连续关注泉州市几个学校一代代师生薪火相传,在同一学校教书育人的经历。默默的坚守,动人的故事,唤起了许多人共同的记忆。

这样的佳话,在南安一中也得到了生动演绎。该校一段独特的师生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再“复制”,传了“五代”,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记者 吴志明 文/图

传承 :“五代同堂”育桃李

“五代同堂”的第一代是宋朴宪老师。1949年,年仅20岁的他离开莆田老家,开始在南安一中任教体育。1988年退休后,他定居南安。

“宋老师当时教我们高中体育,他自己的体育成绩太棒了。”忆起当年,78岁的吴佳晨老师一脸向往。他表示,宋老师曾经获得举重56公斤级全省第二名。吴佳晨1955年进入南安一中,从初一读到高三。受宋老师影响,高中毕业后他考上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在福州从教10年。因为家人都在南安,他于1975年调回母校,1985年起担任副校长,一直到2001年退休。

陈国璋老师1976年考入南安一中,高二年时由吴佳晨老师教授政治,后考上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1983年毕业后到南星中学教了2年。1985年,他调入南安一中教高中物理,2014年开始担任校长。回想起自己的老师吴佳晨,陈国璋最大的印象是敬业,“吴老师住在学校里,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去请教。”

“高中阶段陈老师教我们物理,还担任班主任,后来考大学还是陈老师帮忙指导填的志愿。”卓永宁是陈国璋老师的学生,1989年到1995年在南安一中就读,毕业后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99年毕业后回到南安一中高中部任教。

卓永宁老师的学生吕尚普,于2006年毕业后来到南安一中。他于1999年到南安一中就读高中,“刚好是卓老师的第一届学生。”他表示,除了卓老师,母校还有很多教过自己的老师,因此他常常能找回当年学生时代的感觉。

经历: 从米票布票到涨工资

难得聚在一起,五位老师分享起学校生涯的点点滴滴。

宋老师回忆,1949年他到南安一中时,当时的校舍很简陋,只有一栋办公楼是两层的,其他都是平房。老师的宿舍是两人一间,厕所建在附近的田里。“老师的工资是每个月150斤大米,拿的是米票,再到米店兑换。”

吴佳晨老师也表示,当时他毕业时工资只有40多元,“我记得有七八年时间都是领47元,当时还会发米票和布票。”

陈国璋老师介绍,他们读书的时候学校条件还很简陋,一间宿舍住二十几名同学。学校宿舍的后面是一片墓地,早读时很多同学就坐在墓碑上。夏天因为天热,在宿舍里待不住,同学们就把灯拉到路边树上,一群人围在树下读书。那时候学生都要自己从家里带米到学校,放在蒸笼里蒸,菜也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萝卜、咸菜,一罐菜要吃一个星期,“家庭条件好点的就在菜里多放些油,或者花生米。”

到了卓老师毕业时,正好赶上教师工资上调,每个月可以领到700多元。到了吕老师入职时,学校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平房都成了楼房。“如今,南安一中除了校本部外,还有江北校区和奎霞分校。”陈国璋老师表示。

见证: 教师地位不断提高

伴随着教学生涯,几位老师感触最深的还有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

吴佳晨老师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他还记得,有一次他去买煤球,店家少算了几个,找对方理论时,对方脱口就说“你是老师吧,难怪会斤斤计较”。1977年恢复高考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到认可,教师的社会地位才慢慢提高。

陈国璋老师表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师得到进一步重视,于是在1985年9月10日,有了第一个教师节。也是在1985年,影响深远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人们开始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铺路石、园丁、蜡烛”等动人辞藻来形容教师。

卓老师和吕老师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老师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了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了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