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着两个马尾、戴着鸭舌帽、微嘟着小嘴,镜头前的成都妹子徐莎莎满是95后可爱与萌萌的样子。和同龄人一样,她喜欢新鲜好玩的事情,喜欢宅在家里看书、弹钢琴。
可就在一年前,徐莎莎还是齐耳的短发、身着干练的军装,笔挺地站在“辽宁舰”上,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亲手将军旗在“辽宁舰”上升起,“那种感觉太自豪了!”
据封面新闻7月31日报道,从小在成都长大,当兵之前,徐莎莎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登上“辽宁舰”后,她被大海广阔无垠的气度征服,“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是辽宁舰旁边的大海。”每每想到此景,徐莎莎总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
更重要的是,她也是四川第一个走上“辽宁舰”的女信号兵。
结缘
从小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
当兵,这是从小隐藏在徐莎莎心里的梦。小时候,家里只要在放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徐莎莎总忍不住多看两眼。电视剧《亮剑》在全国热播的时候,每天晚上,徐莎莎和爷爷总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生怕错过任何剧情,爷孙俩还经常坐在一起讨论“亮剑”精神,“那个时候,我就坚定了我要去当兵的想法。”
2015年,徐莎莎刚完成在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专业大一的学习,在校园中偶然看到征兵的宣传海报,她便立马填了报名表。彼时才20岁的女孩,告诉家人她要去当兵时,父亲徐德胜虽然感到意外,但还是支持女儿的想法,“既然有梦想,那就努力去实现,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徐德胜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一个军人梦,女儿参军也是在帮自己圆梦。
父母的支持坚定了徐莎莎当兵的决心,她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当兵需要训练哪些内容,哪些考核最难,“我想提前做好准备,入伍的时候就能快速进入状态。”
那时的徐莎莎还是一头乌黑发亮的及腰长发,当理发店小哥再三让徐莎莎确认“是否真的要剪短发”,小姑娘没有丝毫的迟疑。“可当剪刀真的将我头发剪短的那瞬间,我的心还是疼了下。”徐莎莎说,当时一直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当兵是我的梦想,头发以后可以再留长。”
最后,徐莎莎剪了一个妹妹头,“当时头发的长度在脖子那个位置。”到了部队后,徐莎莎发现自己的头发长度不达标,最后,部队统一将新兵的头发长度剪到耳朵上面。
顶着“小男式”的发型,徐莎莎向往已久的当兵生活正式开始了。
训练
3公里跑步从21分钟逆袭到14分钟
进入部队后,徐莎莎很快适应了新兵连的生活,攀爬钢丝网、实弹射击、擒拿格斗,再高负荷的训练,徐莎莎也不喊苦和累。爬钢丝网的时候,徐莎莎的手肘经常被划伤,天气太热,伤口一直没有好,当班长关心她问她“身体还受得了吗?”,小姑娘总是笑着回道,“没事,好着呢。”
实弹射击中,其他女兵被实弹射击的轰鸣声吓住时,徐莎莎依然勇敢地进行训练,“我大大咧咧习惯了,第一次摸到抢,还是实弹训练,心里兴奋得很,顾不上害怕。”顿了顿,徐莎说,“当时,大家都夸我枪打得好呢。”
然而,徐莎莎的第一次挫败感来自跑步,三公里跑步,徐莎莎跑了21分钟,成为新兵连的最后一名,小姑娘坐在跑道上伤心地痛哭了一场,“其他人都跑得好快,都能跑进17分钟以内。”徐莎莎说,大学的时候她跑800米都觉得累,没想到到了部队一跑就是3公里。
那段时间,只要一提起跑步,徐莎莎的心里压力很大。为了跑进17分钟的及格线,徐莎莎每天咬牙坚持跑步超过5公里。为了体能跟得上,她喜欢上了食堂的馒头。几个月下来,她3公里跑步只花了14分钟,体重也增加了10斤。
“个子小,能量大”,这是徐莎莎留给战友薛梦菲最深的印象。“莎莎特别能吃苦,训练中也很认真。”薛梦菲说,莎莎也是她们身边的“小太阳”,训练很累的时候,莎莎会给她们画画、涂鸦,“很少听到她抱怨,总是很开心的样子。”
新兵连训练结束时,“辽宁舰”的负责人前来挑选人,徐莎莎前去面试并成功进入初选。当时,徐莎莎心里很清楚:要成功去到“辽宁舰”上,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之后,学兵连训练中以及“辽宁舰”的考核中,徐莎莎加倍努力参与训练。
训练再苦,每次给家里人打电话,小姑娘总是会乐呵呵地说:“她们都夸我性格好,又好玩!”、“今天训练,我又拿了第一!”、“这里的伙食很好,我又长胖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徐莎莎以全优的成绩,如愿成为当年四川省唯一一位分到“辽宁舰”上的女信号兵,也是四川省第一个走上“辽宁舰”上的女兵。
乌龙
第一次见“辽宁舰”感慨:原来这么小
心心念念的“辽宁舰”,没想到初次见面,就闹了一个大笑话。
当徐莎莎和其他入选的女兵来到辽宁舰旁边的时候,徐莎莎竟然没有认出来。“当时旁边有个很大很高的船,我们都以为那个才是 ‘辽宁舰’ ”。当带兵班长无语地说,大船旁边那个才是“辽宁舰”时,徐莎莎忍不住笑了:原来“辽宁舰”这么小啊!
真正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徐莎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辽宁舰”原来一点都不小,宛如一座漂在海上的城市。从小在成都长大的徐莎莎,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大海。大海广阔无垠的气度比她想象的震撼,更令她自豪的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是辽宁舰旁边的大海!”
初到“辽宁舰”上,一切都让徐莎莎觉得新鲜。她经常和其他女兵在“辽宁舰”上乱跑,“真的太大了,开始我们经常在上面迷路。”还好,每次都会有热心的老兵,帮她们指路,时常关心她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很快,徐莎莎就适应了在“辽宁舰”上的生活。
新鲜感淡去,“辽宁舰”上的生活也会有些枯燥。每次航母出海,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不能用,“那段时间,给父母打电话只能用航母上的电话打。”因为出海航母上带的淡水资源有限,徐莎莎有时嘴里会长溃疡,“我还好点,其他人比较严重。”望着航母,望着大海,徐莎莎也曾陷入过迷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那里太大了吧。”
期间,徐莎莎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写日记,她会把每天的喜怒哀乐都记录在里面,有时还会吐槽自己,“今天训练时那个姿势不够帅!”,也时常会鼓励自己,“有什么事情不是一个馒头能够解决的,不行就两个,一切都是最棒的安排。”
而作为一名信号兵,除了日常的专业知识学习、挥舞信号旗、保养航母外,徐莎莎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亲手将“军旗”在辽宁舰上升起,“那种感觉太自豪了!”徐莎莎说,每次军旗升起的瞬间,就会感觉到对祖国崇高的爱与敬意。
在军舰上信号兵有个优势,就是能经常亲眼目睹“歼15”起飞和着舰。徐莎莎至今想起来那个场景都会尖叫,忍不住赞叹,“太棒了!太酷了!”。站在“歼15”不远处,看着帅气的“走你”姿势,听着轰轰的发动机声音,徐莎莎感觉到从未有的震撼,“当时‘歼15’绕着航母飞了一圈才着舰。”徐莎莎说,那一刻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次看‘歼15’起飞和着舰,莎莎总是会趴在窗户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如同是第一次看。”薛梦菲说,那个时候,莎莎总是会说,“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好厉害!”
告别
重返校园 目前正在为考研做准备
时间飞逝,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任务,徐莎莎跟着“辽宁舰”去了香港。当时正值庆贺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辽宁舰”抵达香港后,不少市民连夜冒雨排队领票参观。在航母公众开放日,一位年迈的老人给徐莎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这位老人站在甲板上,泪眼婆娑地说:“祖国强大了!”站在甲板上的徐莎莎,见此一幕也不由得热泪盈眶。“一次次出海,我明显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徐莎莎说。
2017年9月1日,徐莎莎正式退伍。同月,徐莎莎回到乐山师范学院,参加了预备役,成为了一名军训教官,做了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带兵。看着操场上,同学们踢着正步昂首抬头向前走的时候,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些在“辽宁舰”上挥舞着信号旗的日子。
迎新结束后,徐莎莎回到生命科学专业继续学习。回到熟悉的校园,徐莎莎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两年当兵的生活真的改变了我,我心态成熟了很多,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以前开阔了。”
辅导员老师方丽看到了徐莎莎的变化,大一那会儿,徐莎莎和其他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一样,身上有孩子气,学习目标也不是特别明确。当兵回来后,看到徐莎莎短发的样子,方丽眼前一亮,“整个人的精神和气质都变了,走路感觉都带风。”
当兵耽误了两年学业,刚回来,徐莎莎插班进入了2016级,刚开始方丽还担心徐莎莎能不能适应。很快,方丽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徐莎莎特别主动和热情,很快就和2016级的同学们打成一片,学习上也很有积极性。
徐德胜也惊喜地看到了女儿的改变,“比以前有担当了,也更懂得体贴父母。”
正值暑假,徐莎莎从乐山回到成都的家里。这几天,她忙着追剧、看书、弹钢琴、学视频剪辑,生活过得井然有序。她说,她已经决定考研了,“我要让青春多一点色彩!”
(见习记者 杨金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