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大宗商品强势反弹无关新周期 未来很难继续冲高

经济参考报

6月以来,具有鲜明周期特征的大宗商品走出了一轮强势反弹行情,煤炭、钢铁、电解铝等价格轮番上涨,PPI指数也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下滑。在这一背景下,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周期”的争论,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话题。

“新周期”争论的背后,是对经济形势、周期品后市走势判断的分歧。客观分析本轮周期品的价格上涨,应当看到,既有来自需求企稳的支撑,也有来自供给收缩的扰动,但这些与市场热议的“新周期”关系不大。未来随着需求因素回落,以及有效产能逐渐释放,商品价格很难获得继续冲高的动力,“新周期”争论将逐渐平息。

从需求端看,二季度中国经济的超预期增长为周期品上涨提供了支撑。二季度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投资对GDP的贡献上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6%,与前五个月持平,6月单月增速为8.8%,较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全口径)单月增速为17.3%,较上月回升4.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增速为7.9%,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为6.6%,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投资向好营造了适宜的市场环境,周期品种开始蓄势反弹。

从供给端看,去产能和环保督查是重要冲击因素。今年以来,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特别是去产能进展迅速。截至上半年,钢铁去产能已经完成全年目标,“地条钢”按计划出清,煤炭去产能已经完成了年度目标的74%。去产能的顺利推进,为企业经营好转和市场价格反弹提供了空间。

与此同时,自7月以来环保风暴愈发严厉,市场意识到环保工作将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一些可能会受到停产限产影响的商品价格开始飙涨。

由此可以看出,本轮周期品的价格牛市,主要是受需求支撑以及供给收缩两方面的影响,与“新周期”并无太大关联。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上述两方面因素的效果可能会逐渐消退。

供给方面,有效供给预计将逐渐释放。从2016年去产能情况来看,随着市场价格冲高,政府会对约束条件进行适度调整,引导市场供给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去产能的深化,产业集中度正在提升,有效产能将集中在大企业手中,而它们无疑会对价格信号做出更灵敏的反应,加大供给的力度,进而压制价格上涨的空间。

需求方面,投资增速预计有所放缓。首先,随着财政支出速度的放缓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加强,特别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将极大地震慑地方政府,预计基建投资难以保持高速增长;二是棚改货币化因素释放完毕,加上房地产调控效力继续发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很难继续走强;三是欧美经济疲态显现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将会使出口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当然,在消费升级因素的推动下,经济并无失速之虞。(王静文)

(原题为《大宗商品强势反弹无关“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