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11月7日报道,“湄公河惨案”所造成的创伤是巨大而持久的,受害船员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中国至湄公河沿河的航运也日渐萧条。
今年的秋冬之交,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关累港格外安静。
10月13日晚,关累港,街边的烧烤摊已经准备收摊。店主介绍,这两年跑船的人少了,生意也远不如以往 (新京报 王子诚 摄)
这是澜沧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港口,出了国门,它的下游将改名为湄公河。往年这个季节,关累码头上都是搬运货物的工人。苹果、石榴、大蒜的味道在码头上流动,空气辛辣而芬芳。
如今,二十多艘中国船只停留在此。船长们抽着水烟发着呆,没有货物可运。有的船干脆已遣散了船员,他们回到内地,寻找新的工作。
今年10月,记者先后乘民船、执法船回访湄公河流域。“湄公河血案”五年后,流域已日渐太平。但随着航运的衰落,船员们陷入了新的忧虑。
开航23年,湄公河航道正在迎来史上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10月14日上午,关累港,没有货物可运,大量货船停靠码头(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船员阴影渐消
枪声渐息,朱安新第二次回到湄公河,还参股买了一艘船,又做船东,又做船长。而他的儿子在泰国结婚生子。朱家期待着新生活的开始。
五年过去,湄公河流域两岸的景致已完全不同。
关累码头下行240公里,就到了当年的“湄公河血案”案发地孟喜岛。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中国商贸船就是在这一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被杀害。
这是金三角的核心地段,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河道宽阔,浅滩遍布。
五年前,糯康集团在此驻扎,在水上建了竹楼。种田打鱼,也“动刀动枪”。
经过这一带,必须放慢速度,不能东张西望,也不能拍照。随时准备停船接受检查。这是当时一条不成文的铁律。
如今开船到此,53岁的朱安新(化名)仍战战兢兢。他从不在这一带停靠。在湄公河上,很少有人比他的经历更离奇——湄公河惨案发生前,他曾先后经历枪击、绑架。
第一次发生在2009年2月。这天,朱安新开着“盛达号”商船,与三艘中国商船同行。一驶入孟喜岛区域,4艘缅甸快艇迎面驶来,向四船扫射。“宏源3号”的大副白军在二楼吃面,被子弹击中,当场死亡。
更残酷的事发生在2011年4月。这天朱安新驾驶“渝西3号”为金木棉集团运石头,在孟巴里奥浅滩被劫持,同时被劫的还有“正鑫1号”、“中油1号”两艘商船。19名船员、15名乘客被扣押在船舱,三名船长则被单独带到深山之中。
在山里,朱安新被双手反捆,面部盖上毛巾,再被灌水,六次因呼吸不畅而晕厥。
绑架者要求他对着录像机供述自己运毒,他最开始说一两斤,对方说“不够,差得远”。他最后交代,共运了20多吨毒品。
后来他才知道,这段录像被作为证据,要挟他供职的金木棉集团拿出了500万人民币赎人;而刑讯他的那人叫翁蔑,是糯康集团的“行动队长”。
最绝望时,朱安新一度觉得自己活不了了,想过晚上偷枪自救,却苦于手脚被绑,也不会用枪;想过坐小渡船时把船弄翻,与对方同归于尽,另一位被绑的船长低声说了一句“万一还有一线希望呢”,把他劝住。
他的妻子是船上的炊事员,同样被绑,五天四夜里被人用枪指着做饭。
被解救后,朱家逃也似的离开了关累。朱安新到内河去开挖沙船。两个月之后,他又被公司的人劝回去,在相对安全的金三角一带开客船。
“湄公河惨案”发生时,他离案发地不过几公里,他当时听到了隐隐的枪声,看到泰国军人把船上的水果拉开,把毒品搬出来,一边录像。
惨案发生后,他们彻底灰了心。他妻子恐慌到达了极点,她几乎不能听到快艇的声音,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大哭,整晚失眠,“真的是怕完了”。他们又回了四川老家。
直到2012年9月, 昆明市中院对糯康集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绑架罪等罪名公开审理,朱安新作为证人出庭,陈述绑架案的细节。
此后枪声渐息,朱安新第二次回到湄公河,还参股买了一艘船,又做船东,又做船长。而他的儿子在泰国结婚生子。朱家期待着新生活的开始。
不道歉,不收船
五年过去了。从岸上可见,两船都已锈迹斑斑。“华平号”一层的弹孔痕迹清晰可见,“玉兴8号”二层露台的仙人掌长得鲜绿。
从关累港出发,经过200多公里的航行,中国商船会到达泰国清盛港码头,在此卸货,再运送泰国的货物回到中国。它是距离中国最近的泰国港口。
华平号和玉兴8号停泊在泰国清盛港口。五年过去了。从岸上可见,两船都已锈迹斑斑(新京报 罗婷 摄)
在港口的最前端,“玉兴8号”和“华平号”仍静静停着。五年过去了。从岸上可见,两船都已锈迹斑斑。“华平号”一层的弹孔痕迹清晰可见,“玉兴8号”二层露台的仙人掌长得鲜绿。
现在它们由泰国水警管理,不许任何人上船。泰国在船边上设立了“预防湄公河区域犯罪中心”,30多位警察在此工作。问及五年前的惨案,该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他告诉记者,泰方希望中方能尽早把船运回国。
“玉兴8号”船主何熙伦证实了此事。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遇难者家属,他的哥哥何熙行、嫂嫂陈国英在惨案中遇难。他们来自四川宜宾。
以家族为单位行船,这是湄公河的特色。每艘船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夫妻、父子、兄弟。人们在甲板上种上了花、养了鸟,有的还摆上了麻将桌,这个水上的“家”变得舒适、愉悦,有了乐趣。
但惨案迅速击垮了何家和其他受害者家庭。
出事后,何熙伦为这个案子终日奔波,妻子和他离了婚。哥嫂的女儿从大学退了学,一度抑郁,试图自杀,后来她选择在偏僻的地方工作、结婚生子,从不提起此事,何家也没过过清明节。家庭聚会时,一有人说漏嘴,家里的气氛马上就变了。
其他家庭的情况也相似。亲人遇害后,家属们离开了湄公河。“据我所知,有两家人都离开老家,去到陌生的城市,就是为了忘记这件事。”何熙伦说。
但何熙伦忘不掉。他是家属中最“执拗”的一个。为了要一句道歉,他坚持不愿把船开回国。“玉兴8号”是他借钱买的,才开了半年,没有收回本钱。事发后,他欠债一百多万,“饭都吃不起,我也不能把船卖掉。”如果可能,他希望把船建成博物馆,纪念他的亲人。
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后,家属们第一次建了微信群。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请记者和律师,去泰国追问事件的真相。也有人泼冷水,说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没有转机了。寥寥聊了几句,部分家属退了群。
10月17号,是傣族的开门节。湄公河流域的四个国家都过这个节日。这一天,人们唱歌跳舞,在河边放孔明灯、水灯,纪念逝者、祈求幸福。
何熙伦在老挝的班相果码头放了几盏水灯。不只是他,在湄公河流域上下的各个码头,能买到水灯的中国船员,都会为逝者点一盏灯,顺着湄公河漂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