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提升后的三个“想不到” 变得越来越有“范儿”

海西晨报

鼓浪屿实行垃圾不落地,环境干净整洁。记者唐光峰摄

 

鼓浪屿,既是华侨铭记桑梓的乡愁,也是居民的恬静家园,又是通过旅游向世界展示厦门的窗口。旅游对于鼓浪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鼓浪屿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近年来,鼓浪屿针对旅游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令鼓浪屿的旅游品质得到大大提升,曾经的“烧烤岛”、“噪音岛”的网络绰号也已经销声匿迹,居民、游客和旅游业者都声称“想不到”。

导游“想不到”

80后的导游小吴,在鼓浪屿带团已有四五年。在导游眼里,以往七八月份的鼓浪屿就是人满为患,导游都是超负荷工作,派团电话一个接一个。

不过,今年小吴却意外地请到了假。

今年8月份,老家的朋友来到厦门,他想陪朋友玩一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向旅行社请了假。“想不到竟然给批假了。”小吴说,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

其实,这都是鼓浪屿限客为导游带来的“福利”。前几年的暑假、国庆等假期,“游客压沉鼓浪屿”、“上岛看后脑勺”的调侃不绝于耳,导游们也在玩命地带团。

在小吴看来,“限客令”虽然限制了游客上岛人数,但是旅游的品质和游客的收获大大提升了。就拿上日光岩来说,限客之前游客往往要排一个多小时队才能登上山顶,现在最多就一二十分钟。

居民“想不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初秋的鼓浪屿多了几分凉爽,龙头路的老居民陈阿伯吃过晚饭,关掉空调,推开了面向街道的小窗户,楼下,正在巡查的两名城管刚好经过。

“想不到这扇窗还能打开!”陈阿伯告诉记者,自己住的这条路是游客必经之地,商家也是最多的,以前楼下的烧烤摊很多,油烟很大,再加上商家导游的扬声器、游客的喧哗声,令他头疼不已,几乎24小时都不敢开窗户。“我曾经以为我住的这里没救了。”

自从鼓浪屿2014年开始整治以来,随意摆摊设点、烧烤泛滥的现象得到了遏制,油烟已经几乎“匿迹”,鼓浪屿的空气恢复了清新。

岛上去年10月开始实行“降噪”措施,严格限制扬声器等高噪声源的使用,商家不再高音吆喝,岛上的导游们开始使用游客中心提供的无声导览设备,导游拿着无线麦克风,轻声地介绍着,游客戴着与麦克风匹配的无线耳机,在60米内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导游介绍,鼓浪屿的导游服务实现了“销声”。

“金嗓子喉宝都给我省了好多盒。”说起无声导览,导游小吴调侃着说,无声导览令导游不再用扯着嗓子介绍,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介绍声此起彼伏给游客带来的困扰,游客的体验更加舒适。“另外,港仔后沙滩以前有许多卖椰子的商家,那不绝于耳的高音吆喝如今也成了历史。”

小吴清楚地记得,曾经,在菽庄花园后门的居民区道路边,居民因不堪导游扬声器骚扰,特地在路边立了一块“经过居民区,请勿使用扬声器”的提示牌,而如今这块提示牌也已经悄悄消失了。

[责任编辑:陈健]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