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福建人垄断东南亚​经济 成就大到不敢想象(组图)

海峡网

据海峡网报道,刚上任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祖上是福!建!人!

不仅是菲律宾,东南亚好多国家的高层领导,祖籍都是福建。

比如:

新加坡现任总统陈庆炎,祖籍厦门马垅小东山村,陈庆炎夫人祖籍在永春,两人都会说闽南话;

印度尼西亚第四任总统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祖籍福建晋江市,他曾经派人持亲笔信到福建寻根。

在政界上,福建人剽悍、机智,游刃有余。

在做生意赚钱这件事情上,福建人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大的惊人。

郭鹤年 东南亚首富

郭鹤年祖上福建福州,马来西亚首富,被誉为“亚洲糖王”“传媒大亨”“香格里拉之父”。

出生好,受过良好的教育

1923年郭鹤年出生当地名门,父亲早年下南洋,在马来西亚打拼了十几年,终于成为有名望的商人,和当地的政要名流都是好朋友。

家庭背景好,郭鹤年从小就能受到东西方教育,和政商精英的儿子混在一起,比如说后来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马来西亚总理侯赛因·奥恩,都是老同学。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日本人入侵,生意肯定没法做了。家族生意经营惨淡,日益萧条,最后还倒闭了。

能力出众,25岁推选家族生意掌舵

二战结束后,郭家人头脑精明,商业嗅觉灵敏,看到战后消费品奇缺,借着几年前打好的政商关系,很短时间就拿到了当地的粮食生意,轻松的为郭家赚到东山再起的资本。

正当家族在马来西亚的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郭老先生因病去世了。

郭家这么大产业谁来掌舵呢?年仅25岁的郭鹤年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已有一段创业经历的郭鹤年,把家族的生意经营的格外红火。

家族生意正风生水起的时候,1954年郭鹤年突然飞往英国伦敦学习和考察。天天流连于伦敦的商品和股票交易所,对英文和英文世界的娴熟,让他一出手就能做世界级的生意。

全球化视野,缔造庞大的商业帝国

1959年当时的马来西亚没有一家炼糖厂,郭鹤年孤注一掷的冒险,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所炼糖厂,同时,迅速建立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形成“一体化经营”体制,大获成功,一战成名,被誉为马来西亚“糖王”。

六七十年代是郭鹤年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似乎他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将企业经营的触角伸到粮食、工业、航运、矿产,地产、国际贸易、保险(放心保)、酒店、建筑等多方面。

在这期间,1亿多美元和经贸部合作投资在北京建设的国贸中心;

创立香格里拉酒店,打造酒店王国;

巨资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香港无线电视。

以郭鹤年为首的郭氏家族对丰益国际、马国际船务、南华早报集团、香格里拉等10多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控股权或投资。合计持有市值近1500亿港元!

郭鹤年,还有一位同乡林绍良,貌似比他更牛,他和国家总统有过命的交情,他一个人就控制着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命脉。

林绍良 亚洲洛克菲勒

在华人商圈,他简直就是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故事,在印尼家喻户晓,到现在都被后生奉为商业圣经。

他也因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印尼,富甲东南亚,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

下南洋

林绍良1916年生于福建福清的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

从小,林绍良就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强,在村子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念书的情况下,他在私塾一直念到了15岁。然后开始学着做点小生意,家人给他在村口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小面店。

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人心惶惶,林绍良的面店也只好关门了。

然而祸不单行,1935年,年迈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操劳家务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的肩上。而这时国民党抓壮丁的风声也越来越紧,母亲担心儿子被抓走,便主张他出走南洋,一来可以避免被抓壮丁,二来也可以去南洋闯一闯。

就这样,林绍良来到异国他乡,开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1938年春天,他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投靠叔父。当时叔父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生活过得很辛苦。

印尼乱世英雄

当时的印尼也不平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踏上这块土地。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经济凋零。林绍良发现,在店中坐等顾 客生意难做好,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花生油。这个办法真管用,花生油的销售额成倍地增长。

两年后,林绍良有了些积蓄,就想独立创业,寻求大的发展。他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生意。他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 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后来,林绍良每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深感艰苦岁月对他日后事业的发 展影响极大。他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练,才会有所进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撤走,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一场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打响了。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林绍良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他有过几年经商经验,独具慧眼,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独闯天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业成败则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在异国他乡唯一依托的叔父,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路——给印度尼西亚军队运送军火和药品。

此前曾有一位印尼军队高级领导人为摆脱荷兰情报人员的追捕,潜入古突土镇隐蔽。中华总会把这项掩护任务交给了林绍良。这位名叫哈山·丁的领导人在林家藏匿 了一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

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正是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中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便是后来担任印尼总统的苏哈托。而当时苏哈托是这个师的上校团长。林绍良找到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跟他们说明了要为他们运送军火的想法。对于处于被围困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提供安全保护。

不久,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险,用帆船载着从新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回旋,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批军火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他从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成了生死之交。

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家致富

此后,林绍良敏锐地发现了另一宗可获大利的生意——丁香买卖。

当时,中爪哇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销路很好,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烟厂应运而生。这样,作为生产香烟原料的丁香需求大大增加,每年需要量高达2万多吨,远远供不应求。丁香生意利润确实诱人,但风险极大。丁香盛产于印尼东部的马鲁吉群岛,要把丁香运抵中爪哇,必须穿越荷兰军队的重重封锁线,弄不好就人财两空。

在这时,林绍良和军队的友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军方的保驾护航下,丁香生意顺利地做成了,几年时间内,就成了印尼财大气粗的商界大佬。

但林绍良的黄金时期,还不是这个时候。1967年,他当年的生死之交、铁哥们苏哈托当了大官:印尼总统。

后面的剧情,也不用创哥介绍,大家也能猜到。浑身是胆,还有赚钱眼光的林绍良,事业肯定要井喷。

鼎盛时期,林绍良的公司控制着印尼绝大多数丁香、食糖、大米贸易生意,占有过印尼90%的方便面市场、85%的面粉市场、35%的牛奶市场、30%以上的食用油市场,60%以上的水泥市场,20%左右的建筑工程及房地产市场,并创办印尼中央亚细亚银行将其发展成东南亚最大民营银行之一,同时还在亚洲及美国拥有多家银行和实业机构。

到1995年,林绍良已在印尼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多家公司,业务涉及70多种行业,总资产超过180亿美元,年营收近200亿美元。

庞大的商业体系,让林绍良被誉为“亚洲洛克菲勒”、“华人首富”,以及掌控印尼经济的人,其在世界财富圈层的声望与地位,以及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远超后来者李嘉诚和王永庆,以及今日之马云与王健林。

同样是福建人,菲律宾的首富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施至成 卖鞋的穷小子,成就了菲律宾的万达

施至成祖籍福建晋江,是菲律宾华商领袖,一人占据菲律宾股票市场20%的市值。

不过60年前,他还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父母早年在菲律宾做生意,不满12岁的施至成漂洋过海去找妈妈。

当时特别穷,一家人蜗居在一间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的小店,被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必须先清理好柜台才能腾出地方睡觉。

二战爆发,菲律宾一片混乱,杂货铺被炮火烧毁,父母回到了国内,而施至成则却毅然留在菲律宾,为了生存和完成学业,走进了一家小鞋店当学徒。

观察敏锐

战争结束后,施至成在鞋店打工的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菲律宾的很多人都没有拖鞋,还有许多人更没有鞋穿。他看中了这个机会,大学毕业后,他辞去了鞋店的工作,在马尼拉开设一家鞋子销售商店,取名为Shoe Mart(鞋庄),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菲律宾SM集团前身。

13年后,美国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施至成觉得这个市场不仅大,利润还很深。于是,他在马尼拉开始建造菲律宾第一座大型购物中心。

对于这种新的零售业态,菲律宾人以前从未见过,在购物中心开业之日,马尼拉市民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

胆识过人

购物中心所产生的强大赚钱效应,超乎想象。施至成开始果断地在全菲各地购置大片土地,并建起了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SM也由此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

SM在本土的扩张速度一直被视为菲律宾零售业的风向标。除了目前已经拥有43座购物中心且占据了菲律宾零售业的半壁江山外,SM仍计划每年以二至三家的开店速率递增。

疯狂扩张

不仅如此,SM集团还拥有菲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金融银行及其遍布菲律宾的120多家分行,还斥巨资在菲国内购买了多家专业型酒店和景区公寓以及若干个生态旅游项目。一个集零售、银行金融、地产开发与旅游业等四大核心板块的商业帝国岿然屹立。

SM投资股份公司占菲律宾股票市场20%的市值,施至成手中的企业一次又一次成为《时代》、《财富》和《商业周刊》这样全球顶级商业媒体歌颂的对象,还被菲律宾政府授予终身成就奖。

这些穷小子逆袭的故事,个个充满着正能量。能下南洋,来这里闯荡的,都是被生活所迫,没几个是家庭富足的公子、千金。肯吃苦能耐劳,跟着老板干,老老实实,不计较,不抱怨。发现商机,出去创业,敢赌,然后全力以赴!

就像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里唱的那样:

好运,歹运,总嘛爱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责任编辑:黄如萍]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