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13家游泳池水质亮“红灯” 6家被立案调查(附名单)

海西晨报

厦门13家游泳池水质亮“红灯” 6家被立案调查(附名单)

它们在PH值、细菌总数、余氯等方面“体检”不合格

游泳池成了许多市民夏天避暑的好去处,然而你家门口的游泳池水质合格吗?记者从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2016年全市第二批游泳池抽检名单已经出炉,有13家游泳池水质亮“红灯”,但是全市游泳池总体合格率不错,达到89.2%。

总体合格率近九成

记者了解到,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卫生计生委的要求,从今年5月开始,厦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依照规定,陆续开展游泳池卫生监督和水质抽检工作。

之前已经先期公布了第一批34家游泳池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结果,其中不合格的2家;而目前已完成第二阶段130家游泳场所卫生监督和水质抽检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第二批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监督抽检各类游泳场所130家(包括5家学校游泳池),不合格单位13家,单位合格率为90%。抽检水样244份,不合格18份,合格率为92.6%。

检测共包含了游离性余氯值、浑浊度、ph值、尿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各类指标。本次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游离性余氯值和细菌总数、ph值和尿素。市卫生监督所介绍,“游离性余氯过低,就达不到效果;游离性余氯过高,则会有刺鼻的异味并且刺激皮肤、黏膜,诱发哮喘等疾病。”

此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还对游泳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许可证和信誉度等级公示情况,警示标识,用品用具消毒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其中不合格的22家游泳场所开具责令整改意见书。

6家单位被立案调查

据了解,对于这些亮“红灯”的单位,其卫生信誉度等级将被降级,厦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首次抽检不合格、首次未采集到水样的游泳池、群众投诉多意见大的单位进行二次抽检,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整改后再不合格的,将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关停。

目前,厦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已经对6家严重不合格单位以游泳池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进行立案调查,拟罚款人民币2.6万元。

下月用“鹰眼”监控水质

据了解,全市目前约有220家游泳池,卫生监督机构将争取在下个月初进行第三批泳池的检查。

市卫生监督所透露,卫生监督机构除了对剩余的50多家游泳池进行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外,还将重点监督对各类小区游泳池进行巡回检查,联合体育行政部门开展游泳池安全和卫生联合检查保障学生游泳卫生安全检查。同时,针对消费者反映比较强烈和人员比较密集的游泳池开展飞行检查,及时发布检测结果,引导市民选择消费。

下个月,即将启动游泳池全球眼远程监控系统,保障市民健康权益。市民群众如果有发现游泳池卫生问题,可以拨打2050120进行投诉举报。

健康提醒

曝晒游泳会灼伤

夏天阳光充足,但是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盖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此外,饭前饭后游泳也不好。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等现象。

(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颜淼水)

[责任编辑:黄如萍]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