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让老人积极自主地经营生活

新华网

我老伴前往天堂之后,我就搬到了这里,感觉自己也像到了天堂一样。”记者面前的李奶奶气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谈起在长庚养生文化村(以下简称“养生村”)的生活,李奶奶笑着连说“满意”。

李奶奶今年70岁,在2005年开业的养生村里已生活了10年时间。身为“资深住户”,她现在“身兼多职”:她是志工,在养生村前台负责接待工作,并帮助一些年龄更大的老人进行简单活动;她是学生,报名参加了养生村组织的绘画、钢琴、电脑等课程;她还是老师,凭借自己的手工编织特长,在村里给其他老人开班授课,现在有20多名学生。

养生村是由台湾知名企业家王永庆创立的养老机构,位于桃园市龟山区,占地34公顷,计划修建四栋老人住宅楼,其中A栋已投入使用,共706套住房,目前居住了760位长住老人,此外还有100多位短住老人。

据了解,养生村的老人入住条件为年龄60岁以上,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养生村的综合评估。养生村主任倪同芳受访时表示,养生村是“社区型”的养老机构,其理念是提供必要而有限度的帮助,让老人积极自主地经营生活,鼓励老人尽可能参与各类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养护。

“我们不仅希望老人身体健康,更希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灵和社交状态,如果老人缺少社会活动,会很容易退化。”倪同芳对记者说,尽可能减少老人失能、失智的时间,是养生村的重要目标。

为达到目标,养生村努力丰富老人文化生活,一方面开设了钢琴、绘画、外语、电脑、中医养生等多种课程,邀请专业人士为老人授课;另一方面也积极为老人提供分享技能和知识的舞台,让有余力的老人承担合适工作,获得内心满足。

据养生村专员廖婉竹介绍,养生村内的各种课程对老人均免费开放,此外养生村会收集老人的建议反馈,进而决定是否更改课程内容或开设新课。“例如,一开始我们的电脑课教授WORD操作等内容,但老人并不喜欢,他们更希望开设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上网、影片制作等课程,于是我们进行了调整。”

记者遇到80岁的蔡奶奶时,她刚刚结束iPad学习。她告诉记者,当天的课程主要以操作手势为主,以前自己虽然也会简单使用,但缺少系统学习,很多功能都成了摆设,因此这个课程十分实用。

“我在养生村住了三个多月,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在这里很容易交朋友,不会感到寂寞。”蔡奶奶对记者说。

在养生村的帮助和管理下,村内老人成立了“老顽童”合唱团、太极拳社、香功社、剧团社、园艺社等21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养生村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同时,养生村内设有卡拉OK室、阅览室、棋牌室、合唱室等活动空间,均对老人免费开放,养生村的公共区域还设有无线网络。

记者在养生村里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有人正在棋盘上捉对厮杀,在不远处,有人正悠闲地读书看报;在活动房里,有人戴着耳机,在电子琴上兴致勃勃地按动琴键,身体有节奏地左右摇摆,脚上打着节拍;在刚刚下课的教室里,有人仍在复习刚掌握的图片编辑技巧,慢悠悠地操作电脑,为图片添加配文……

走进养生村,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令人心旷神怡。为鼓励老人到户外活动,养生村大力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修建多种活动设施。养生村包括17公顷绿地,其间不仅有大片草坪,还设置了不同强度的健身步道。养生村内的活动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内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养生村内还有户外篮球场、网球场等设施。

“宽敞的空间、丰富的娱乐设施可以让老人的孩子把养生村当成一日游的目的地,带着孙子辈陪老人一起游玩,增进亲人感情、维系家庭关系。”廖婉竹对记者说。

今年90岁的曹奶奶已在养生村里居住了3年时间,她告诉记者,养生村空间很大、活动区域宽阔,自己来到养生村后,不会像以前那样一直闷在家里,“感觉身体更好了”。

目前,台湾社会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台湾65岁以上老人数量已近294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2.51%;官方去年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台湾将于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届时每5人中就有一人超过65岁。

据倪同芳介绍,养生村A栋的住宅已供不应求,C栋目前已修建完毕,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记者王昀加 何自力)

[责任编辑:陈健]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