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屡次挑起金融战争
其实,金融狙击并非只是金融问题。
金融狙击,虽然和被狙击国金融体系脆弱息息相关,但也和狙击前的市场舆论引导、狙击时的机构共同合谋、狙击后的国际组织雪(luo)中(jing)送(xia)炭(shi),以及看上去并无关联的某些国家在背后的政治和战略布局几乎完美结合。在草灰蛇线中伏延千里,他们把“国家是天然的利益共生体”这一真理演绎得淋漓尽致。
英镑狙击战,导致英国宣布英镑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这也是由来已久的命运多舛欧洲一体化过程当中的又一次重击;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将东南亚的繁荣一扫而空,而且使多国及地区金融市场陷入混乱,经济局势完全失控,国有资本大举流失,并相继出现了社会和政治动荡。索罗斯们绝不止是金融大鳄,这一点从“索罗斯基金会”在苏联解体后的投棋布子可见一斑:“颜色革命”后,你会发现,乌克兰“橙色革命”的领军人物尤先科,就曾是索罗斯基金会在乌克兰的董事会成员;格鲁吉亚在革命后新成立的内阁成员中,更是有1/5(共4名)曾在索罗斯基金会工作过。
不提倡洗脑也不提倡洗地,我们看看索罗斯自己的表白——
“‘革命’不应被引向防御工事,不应在街道上,而应在平民的思想里。这种’革命’是和平的、缓慢的、渐进的,但从不间断。到最后,它终将导致’民主’在一些国家中诞生。”(摘自《乔治·索罗斯传记》)
中国捍卫人民币的决心当然很大。而且,不如看看1997年,当时的索罗斯们为什么不直接对中国人民币开战呢?因为他不能。
中国当时对资本项目管制还相当严格。不管他有没有钱,没有地方使。
哦,那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资本项目管制逐渐放开,人民币的跨境流动逐渐加大,尤其是去年的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更加灵活,所以索罗斯们才更有了机会,可能对我们进行狙击咯?
理论上来说,一点也没错。不过,中国并不是没有给自己留好后门。加入SDR前,中国就明确表示,希望保留限制投机性资本流动的自主权,并且在国际收支出现问题时可以采取资本控制,即“有管理的可兑换”。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人民币不会失控。再加上中国金融流通的渠道有许多国有资本,因此,如果真的在非常时期,管控还是可以实现的。
国外有声音说,中国政府对人民币的捍卫是一种“非市场”的人为干预,是吗?
我们来看看历史。其实,各国在非常时期都曾动用过“非市场”力量。
历史上,美国就曾几度关闭证券市场;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英国等都曾经禁止做空。前几年欧债危机开始,由于瑞士法郎对欧元不断升值,瑞士也果断采取了一段将1欧元兑换1.2瑞郎为汇率下限的措施。当年美国对于银行“太大不能倒”的决心,最终还是战胜了“不干预市场”的理想。而包括美国QE在内,本质上也都是非常规工具,尽管也都在当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大愤恨”、“大讨伐”。
这些都说明,为了保证国家整体利益,在危急时刻,如果还任由市场将最后的机会都吞噬掉,这样的历史蠢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权威媒体的雄文给了市场总体基调,其实不过是“敲山震虎”、以及对于市场心理的小安抚。
达沃斯上,诸位中国领导的发言,无不提到“监管”;虽然这和中国市场监管不力有深深关系,但在此时,醉翁之意怕是不在酒——这是讲给那些对中国当前改革攻坚期可能有的经济增速下降、金融改革调整造成的市场漏洞觊觎已久的人,讲给那些想要借监管间隙发国难财的人听的。
中国的意思,懂了吗?你要打,我有核弹头威慑(外汇储备);你要耍,我还能开外挂(行政监管);我甚至保留关掉服务器的最终权利(你懂的)。
来嘛。来吗?
中国维持市场稳定的强大决心,来自于各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来自对于国家利益和全民福利关系的深刻认识,来自对于市场均衡与监管手段的再思考。
事实上,对于中国汇率可能的“开战”,则只要轻瞥一眼中国的所有大型事件,在所有的危机关头显现出的调动资源的强大能力,便知道结果会是如何。中国或许还有很多问题,不过其优点就是,只要目标已明确,那种浩然的执拗之气就难以逆转。
有人把索罗斯比喻成邪派高手,这种说法很不严肃。都是市场行为,有什么正邪?市场只有胜负。你是独孤求败,还是东方不败,得看看对手是谁——20年前的香港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