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行政中心历经6次大搬迁 一路向东移有20公里

东南早报

航拍跨海大桥

2011年11月,崛起的东海湾。

行政中心动迁示意图

还记得一个多月前,蓝蓝泉州湾上那个振奋人心的“跨海之吻”吗?

2014年6月30日,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顺利合龙,这个泉州湾月牙形两端的“深情一吻”,将环湾区域一把揽入城市怀中,完成了泉州环城高速“连玦成环”的历史使命,跨出了泉州从沿河临江到环湾东进步伐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一步。我们不禁感叹,泉州东进的步伐越发稳健了,我们的城市中心正向着环湾片区聚集,而位于环湾核心位置的东海片区,则以更加朝气勃发的姿态,宣告以东海片区为核心的泉州环湾面海新都市时代已经到来。

行政中心经历六次大规模搬迁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从泉州最早的行政建制所在地丰州到如今的东海,泉州行政中心不曾停下东进的脚步。

追随时间的脚步,我们首先回到三国时期泉州行政建制所在地——丰州,这也是泉州有行政建制起的第一个选址。据《泉州府志》、《泉州市志》载,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距今1751年。我们细数泉州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轨迹,这1751年,从丰州到东海,泉州的行政中心向东迁移了20公里。

史籍有载,丰州之后,公元684年(唐嗣圣元年)设武荣州,16年后(公元700年),“武荣州”从丰州移至今泉州市区中山公园,次年改为今名——泉州;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泉州改为清源郡,郡府仍在中山公园。明清时期,泉州府衙位于东街今军分区;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行政中心由东街搬迁到庄府巷位置。

泉州文库办专家杨清江介绍,从丰州迁到市区鲤城算起,到如今搬到东海,泉州行政服务中心前后共经历六次大规模的搬迁,它东进的路线是这样的:南安丰州—中山公园—东街军分区—永春(—军分区)—庄府巷—东海片区。

唐久视元年(700年),“武荣州”从南安丰州移至今泉州市区中山公园,泉州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次年“武荣州”改名为泉州,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了。从唐开始,直至宋元,中山公园一直是泉州的州署、总管府所在地。“当时位于今天中山公园的府衙建筑群连绵,规模宏大,北至华侨新村、南抵钟楼、东达县后街、西到新街,而现在威远楼位置则是领导办公地点所在地。”

到元末明初,朝代更迭,明朝军队攻入泉州,指挥使司进驻政府所在地(中山公园)后就不走了,无奈之下,泉州府衙只能搬迁到晋江县学所在地(现东街军分区)办公,“晋江县学又挤占泉山书院的位置(现东街泉州市第一医院),后者只能迁到现在的菜巷”。

之后明清数百年,府衙一直在现军分区位置,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往山区迁移,搬到永春数年时间,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搬回军分区。”杨清江说,“北门中山公园、东街军分区选址,都有确凿的史料证实。”

老城区“蜗居”弊端渐显 搬迁成共识

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从东街迁移到了庄府巷位置。

“上个世纪启用的市府大院内有一座教堂,更早之前则是明朝浙江布政司留淑志的府第。”杨清江介绍,在花巷与许厝埕交界处有条向南的小巷称菜园头,进巷100米处的西侧原有一东西走向的小道直通古树下(今市建一公司),中段便是留府大门前的大埕。留府坐北朝南,后临许厝埕,占地约五亩,今市政府办公大楼一部分就是该府第的范围。明末清初,留姓后裔没落,府第荒废,长期无人居住。

上世纪70年代,原来的教堂拆除,在旧址上兴建了办公大楼,如今院内的4号楼就是在原来教堂位置建起来的。之后几年,大院内陆续又建了一些配备办公楼。

几十年来,泉州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一直在庄府巷机关大院内。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拥挤、不利于保护古城风貌、用地紧张、办公用房不足、停车困难等种种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市行政中心在古城的这一“蜗居”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应性。

上世纪90年代起,市政府便开始酝酿市级行政中心搬迁,在这个过程中,曾先后提出了旧农校、淮云小区、东海等规划方案。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部门在编制东海、江南和城东等组团分区规划中,也充分考虑了行政办公用地,进行了预留和控制。

多年来,行政中心迁建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成市两会的热点。2003年2月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经过表决,形成了《关于迁建泉州市级行政中心,推进泉州大城市建设的决议》。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