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代大事年表 泉州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今日泉州网

明(公元1368~1644年)

洪武元年(1368年)

◆二月,泉州路降于明。

◆同年,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

洪武二年(1369年)

◆改泉州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同年,明廷规定外国海船至泉州不征商税。

洪武三年(1370年)

◆六月,倭寇侵扰泉州。又有倭寇乘数十艘船,从晋江县蚶江登陆,在沿海一带烧杀掠夺,并骚掠惠安沿海,开明代泉州倭患之始。

◆八月,明廷命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渤泥,自泉州出海。

◆同年,三佛齐五马哈剌八剌卜遣使奉金叶表,随入贡黑熊、火鸡、孔雀、五色鹦鹉、香料、必布、兜罗被诸物在泉州港登岸。

◆同年,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冲绳)的贸易。

洪武四年(1371年)

◆明廷以倭患实行海禁政策,对“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洪武十四年和二十七年,又严禁沿海居民私往海外贸易,使长期依靠海外通商的泉州沿海商民受到沉重打击。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

洪武八年(1375年)

◆四月,明廷命靖宁侯叶升巡行福、兴、泉、漳等卫,督造防倭海船。

同年,明太祖诏令推行社学,“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泉州府各县普立社学。

洪武九年(1376年)

◆永春全县征兵2038人,男丁多逃散,田园抛荒8万多亩。

洪武十六年(1383年)

◆惠安县獭窟村渔民始用巨舰(大型网仔对船拖网)捕鱼。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滨海福、兴、漳、泉四府相视形势。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祥芝等处巡检司,屯兵驻守,以备倭寇。至洪武二十一年,在泉州增设:永宁卫,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蒲5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筑司城16。

◆同年,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徒其民于泉州南关。澎湖遂沦为倭寇巢穴。

◆同年,永春、德化猛虎为灾,或白昼咬人,或夜间闯入民舍,“阖门俱尽”。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四月,晋江、惠安地震,五月复震,八月又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明廷令滨海卫所每百户及巡检司皆置船二,巡防海上盗贼。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九月,置漳泉道。

◆同年,南安人蔡崇奉敕到中山(今琉球)任翻译,后留居中山,成为琉球那霸蔡氏始祖。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城周875丈、基广1.5丈、高2.1丈,窝铺32、门5。为东海海防重镇。

洪武年间(1368~1398年)

◆议迁南安县治于诗山山头社,于山头城建社稷坛、东岳庙。后迁治未成。

永乐元年(1403年)

◆复设福建(泉州)市舶司。

永乐二年(1404年)

◆调福州左、右卫和兴化卫士兵2688名在永春设屯田24所,共屯垦田地70804亩。

永乐三年(1405年)

◆九月,在泉州城南车桥村设来远驿,以接待海贡使;并设“进贡厂”,以贮贡品。

◆十一至十二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大批船舶由长乐、泉州等地建造,水手亦大量招自福建沿海,并曾停留泉州寻求“海底簿”(类似航海图)。

永乐五年(1407年)

◆五月,明成祖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敕谕》。

◆同年,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途经泉州,因天妃宫“历岁既久,浸以倾颓”,特奏“令福建守镇官重新拓之,而宫宇益崇。”

永乐七年(1409年)

◆明成祖敕封吴为“万寿无极大帝”,永乐二十二年再次封为“保生大帝”。随着漳泉地区向海外移民,保生大帝信仰也传入台湾省和一些东南亚国家。

永乐十三年(1415年)

◆郑和下西洋分遣少监张谦率队奉使渤泥,从泉州发舶。

永乐十五年(1417年)

◆五月十六日,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往忽鲁谟斯等国公干,专程来泉州东门外灵山圣墓行香,希望回教先贤“圣灵保佑”。镇抚蒲和日为其写记立碑。

永乐二十年(1422年)

◆冬,倭寇千余人自惠安崇大作登岸,焚掠民居。崇武千户张荣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贼下舟遁去。

宣德三年(1428年)

◆明廷在泉州设染局,遗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门楼巷内。

正统十三年(1448年)

◆邓茂七在沙县聚众起义,遣部将攻打德化、永春、安溪各县,民众闻风归附。稍后,义军自安溪攻南安及泉州城。知府熊尚初自提民兵与晋江县主簿史孟常、阴阳正术杨士洪拒于城南古陵坡,兵败,皆被执处死。

正统间(1436~1449年)

◆明廷在泉州设织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区西街古榕巷内。

◆同年,安溪县感化里李森捐资凿除湖头溪马上滩、渊滩巨石,泉州船运始通至湖头。

景泰年间(1450~1456年)

◆漳州月港民间对外走私贸易兴起。在此后的100多年间,以月港、锦江(石码)为中心的商业港埠逐渐取代泉州港。

天顺三年(1459年)

◆锡兰(今斯里兰卡)国王葛力生夏剌·世利巴交喇惹遣王子来华朝贡,回国途经泉州。因国内变故而在泉州定居,遂改姓“世”。

天顺五年(1461年)

◆晋江县二十六都(今罗山沙塘)王廷慎晋京上《浚金奚谷水利疏》,请求就南安金溪上筑坝,立陡门,引晋江水灌溉晋南田土。后因奉敕行勘典史贾纶离京身故,泉州地方意见不一,其事未成。

成化二年(1466年)

◆侨居琉球的泉州人林易庵率长子林琛引琉球入贡。

成化八年(1472年)

◆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置福州。近四百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结束。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春夏两季,泉州积雨连月,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民庐、禾稼多坏。翌年,春夏旱,秋复旱,禾稼俱枯死,民多流徙。

成化间(1465~1489年)

◆安溪县感化里设铁炉8座炼铁。

弘治四至五年(1491~1492年)

◆漳平县农民武装首领温文进攻占安溪县城,并分兵进攻永春、德化,郡县骚动。副使司马西督官兵讨平之。

弘治六年(1493年)

◆七月初三日,晋江、惠安大风雨,自卯至申时,扬沙走石,田禾淹没,折林木,坏官私庐舍、商民船不可胜讲;泉州开元寺西塔葫芦倾覆,城铺粉堞颓十之九;惠安城墙倒塌十之七八。大风雨过后,民众重新播种,秋天竟获大丰收。

弘治十一年(1498年)

◆四月,晋江、南安、惠安大水。次年自夏至冬复大旱,甘蔗生花结实如黍,大饥。

同年,御史张敏主持修浚泉州郡城排水系统八卦沟,全长8253米。

弘治十三年(1500年)

◆三月,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地震。

正德元年(1506年)

◆广东农民武装自南靖、长泰进攻安溪,沿途官兵不敌,后自去。正德三年和五年再次进攻安溪、南安、晋江安海、永春、德化等地。

正德三年(1508年)

◆佛郎机(今葡萄牙)商人开始来泉州贸易。

正德八年(1513年)

◆晋江、惠安、南安旱,饥民采草木实以食,多流殍。

正德十一年(1516年)

◆八月,晋江、惠安、安溪大地震。

正德十四年(1519年)

◆九月,福、兴、泉三府地震。翌年三月二十五日,安溪又发生大地震,声如雷。

正德间(1506~1521年)

◆南安县绅河清发动乡民捐资投工,在十九都(今梅山、洪濑一带)筑永利圳,长一万丈,灌田数千亩。

嘉靖元年至二年(1522~1523年)

◆广东惠州及汀漳农民武装活动于安溪、南安、德化、永春诸县,在安溪遭官兵伏击突围而去。

嘉靖三年(1524年)

◆十月初四日,广东及汀漳农民武装复攻永春。御史简霄令按察佥事聂珙督安溪、永春、南安、德化等县知县率部合围,于同月二十四日将义军镇压于德化小尢中。

嘉靖五年(1526年)

◆安溪大旱,木麻菽粟枯死,作物歉收,米价昂贵,灾民饥困。李廷封、刘梓等42人出粟助赈饥民,知县黄怿在龙津观前建义芳亭列名表彰。

嘉靖八年(1529年)

◆明廷严禁沿海居民“居积番货,以为窝主”,所有航海大船“报官拆毁,以杜后患,违者一体重治”。嘉靖十二年,明廷再次规定,“一切违禁大船,尽数毁之”,“沿海居民,私与贼市,其邻居不举者连坐”。

◆同年,明廷诏刊蔡清著《四书蒙引》。蔡清,晋江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为明代易学大家。

嘉靖九年(1530年)

◆惠安县海洋捕捞有拖网、流剌网、小围缯、拖钓网船等19种作业技术。

嘉靖十三年(1534年)

◆泉州海商林昱等驾舟50余艘“冒禁入海”。

嘉靖十五年(1536年)

◆晋江、惠安、南安旱,民多流殍。次年又旱,民多饿死。

嘉靖十八年(1539年)

◆安溪县崇善里(今金谷镇)谢守愚倡修金谷大圳获准开工。该渠从尚云经下芸至金谷,灌田3000余亩。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泉州沿海居民冒禁与番舟夷商贸贩日盛,出海商船“往来络绎于海上”。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一二月间,泉州地震6次。

◆五月,泉州南门十字街火灾,延烧四街,燔民居570余间,死10余人,损失折银十余万两。露宿缺食之民4600余人。

◆是年至次年,晋江、惠安、南安、永春相继大旱,民饿死者载道。泉州知府俞咨伯招、徕粟船,发粟赈给,民赖存活者数万。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六月,明廷命副都御史朱纨为浙江巡抚,兼提督福建福、兴、漳、泉、建宁五府海防军务,严禁一切海外贸易。

◆同年,安溪爆发陈日晖率领的农民起义,劫富济贫,活动于安溪、南安、永春、龙溪、长泰、同安等地。至冬,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分巡兴泉道余广镇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海寇阮其宝、四师老、林剪毛等掠同安、惠安、晋江、南安。泉州知府程秀民遣南安县丞马一洪、指挥孙廷槐讨平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倭寇从仙游海岸登陆入犯永春,并突掠安溪县境。

嘉靖三十年(1551年)

◆因倭寇侵扰,客兵万余卫戍泉州。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南安丰州人命傅应嘉中武举第二名,后与俞大猷、戚继光共同抗击倭寇于江洋白菜闽粤,屡立战功。世称“俞龙、戚虎、傅蛟龙”。

◆同年,浙江人王直、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海盗集团,与倭寇勾结,大肆侵掠浙江、福建沿海,活动十分猖獗。

◆同年,惠安知县俞文进始建惠安县城,周长986.5丈,高1.9丈,开4门。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倭寇入侵泉州,泉州卫指挥使童乾震引兵迎战,不幸战死。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冬,倭船泊浯屿,往来于漳、泉之间,同安、惠安、南安等县受害尤重。

◆同年,德化知县邓景武请筑城垣,周837丈、高1.3丈,东设宾阳门、西置有年门。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四月,倭寇从晋江长坑头登岸,由龟湖突至安平,杀掠数日而去。

◆同月,倭寇又犯惠安。知县林咸率军民登城抗击,坚守5昼夜。援兵至,倭寇乃撤。3天后,又由海道侵扰鸭山,林咸率兵抵御,不幸阵亡。

◆五月,倭寇攻泉州郡城,巡按樊献科率部属固守20余日。倭复攻永宁,不得入乃去。

◆同年,倭寇入侵安溪,县署被毁。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三月,倭寇再次围攻泉州。至石笋桥,燔民居。佥事万民英在郡城南新桥置门御贼。因乡兵被贼驱回,与乡民奔赴城内,挤圮桥栏坠江死者千余人。倭攻破桥门,在车桥大焚民居,直逼城下,被官兵击退。郡城分兵而守4个月。

◆同年,为防倭寇,南安知县夏汝砺筑丰州城,周长774丈,高2.16丈,开4门。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三月,倭寇一股由晋江浔美登岸,至车桥焚屋杀人,官兵拒之;又一股由法石登岸焚劫,亦至南门城下焚屋而去。

◆四月初二日,倭寇攻惠安县崇武城,千户钱储、百户王铁与守城兵士力战而死。寇据城40余日,燔军民居,大肆掠杀。五月十一日,兴泉道万育吾率兵进剿,城复。

◆五月初一日,倭寇从仙游流窜永春县城,知县万以忠弃城逃跑,倭寇入城抢掠后又转掠上场、达埔、蓬壹。义士吕伯三、吕尚未四等组织民兵与抗,倭寇向南安溃退。

◆六月十三日,倭寇数千人从南安诗山窜入永春塔口隘,典史侯爵统兵力拒,兵少不支。十五日县城陷,倭寇据城抢掠30余日。

◆七月二十一日,倭寇突袭安溪,陷县治40余日,公署、县学、吏舍及民房被毁殆尽。

◆十一月,倭寇攻泉州城。李贽适回乡守制,带领弟倒辈夜登城击柝守备,与全城父老兵民奋力抵御。

嘉靖四十年(1561年)

◆正月间,倭寇抢劫晋江屿头、沙塘、陈坑、石菌等处,分巡佥事万民英募兵出击,与寇大战于石菌,官军大败,死者500多人。倭寇复焚掠青阳等处。

◆夏,永春蓬壹吕尚四率众万余人起义。闰五月十六日凌晨攻击永春县城,活捉知县林万春,乘胜攻安溪、南安、仙游、德化各县。后被德化知县张大纲用计击溃,吕尚四被害。其部属吕尚二等坚持斗争,至隆庆元年(1567年)失败。

◆八月二十五日深夜,奸贼马三岱、谢爱夫(晋江人)、江一峰(晋江人)等勾引倭寇首领冯哥四老等三四百人,自南安下呷村偷袭安溪县治,劫俘男女400余人。

◆九月初,广东饶平农民武装攻占安溪县城。初五日,马三岱欲劫掠饶平农民武装资财,引倭寇与农民武装大战于县治十字街,马打败后逃走,倭寇被杀死10余人。

◆同年,永春增筑县城,周长518.2丈,高1.9丈。

◆同年,倭患不断,田园遍为草莽,粮荒米贵,民众逃生入郡城,无食待毙。加以瘟疫盛行,死者枕藉。晋江知县邓洪震措置收埋,分巡佥事万民英于开元寺施粥。是时,晋江人张宪冕分巡岭东,谕潮州等处商人从海道运谷来泉,来粜以济,前后谷船至者千余艘,泉府七邑之人多赖以存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二月,倭寇攻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数日而去。三月,倭寇复攻永宁封存,城再陷,军民死伤几尽。为避倭乱,永宁居民纷纷外迁。

◆三月,倭寇色结谢爱夫等率众数千人围攻永春县城。训导吕岳率兵民坚壁拒守,相持20余日,后得太平李子元、湖洋黄光莆率兵民救援,倭寇遁入南安。

◆夏,分巡佥事万民英、指挥欧阳深(南安人)、参将黎鹏举、千户王道成等率兵于南安、晋江大破倭寇,招抚谢爱夫等,生擒江一峰等118人斩于教场。泉州稍宁。

◆同年,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六七,市肆寺观尸道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熏蒿凄怆,不可忍闻,市门俱闭,至无敢出。

◆同年,由于实行“禁海”,泉州经济日渐衰落,加之倭患、瘟疫,人口降至169935人,为历史低谷。

◆同年,安溪县治城垣开工修筑,至嘉靖四十五年十月完工,周围660余丈,高2.1丈,阔1.8丈,设4门。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十月,倭寇千余人由闽清窜入德化下涌,攻寨半月不进,回经德化县城往攻仙游。十一月至十二月,倭寇两万余人围攻仙游,被戚继光击溃,部分南逃。

◆同年,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正月,倭寇入泉州郡境涧埕、湖美等处杀男女而去。又至安平功城3日不克,闻总兵戚继光兵,遂逃窜。

◆同年,戚家军先后在同安王仑坪等地歼灭南逃跑倭寇。泉州倭患基本平息。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十二月初六日,晋江、惠安、南安大雪,山村雪厚至三四尺,四五日才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正月,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同时地震,墙屋皆动。

◆同年,倭寇突袭晋江永宁、惠安崇武,被戚继光遣兵击败。

嘉靖年间(1522~1566年)

◆泉州沿海通番走私贸易活跃,晋江安平“番舶连翩径至”。

◆同期,晋江县落第秀才梁炳鹿由街头说书发展为“隔帘表古”,以手掌操作偶人表演的布袋戏流行于泉州城乡。

隆庆元年(1567年)

◆正月二十九日,晋江、惠安、永春地震,永春四五都山崩,压死9。二月二十一未时、四月初三日酉时,晋江、惠安复震。

◆正月,戚继光到惠安崇武视察军情,进行军事部署。

◆同年,陈琛、张岳、林希元等28人在泉州开元寺结社研究易学,是为“清源学派”。

隆庆二年(1568年)

◆晋江人黄凤翔中进士第二名,官至南京礼部尚书。编著有《嘉靖大政记》和《嘉靖大政编年录》。

隆庆三年(1569年)

◆四月,总兵戚继光、指挥张奇峰等督兵在惠安崇武、同安全歼余寇,倭患始绝迹。

隆庆间(1567~1572年)

◆吕宋(今菲律宾)开洋,募华人为市。安海商人李寓西、陈斗岩前往贸易,获巨利归。从此,晋江沿海一带民众趋至,不少人长期居留,并与当地人通婚。

万历二年(1574年)

◆八月初四日,晋江、惠安地震,紫帽山北麓东侧崩裂。

◆九月,暴雨三日,水骤涨,泉州郡城东南隅尤甚,市可行舟,庐舍倾圮,濒溪民畜溺死甚多;南安民屋倒塌,人率溺死无数;永春洪水泛滥。

◆冬,海上武装集团首领林凤率战舰62艘从澎湖出洋赴菲律宾,助菲人及华侨攻西班牙殖民者。战败,于次年突围出海。

◆同年,永春玉斗、铅坑群众用土法开采铅锌矿。万历三十二年被封闭。

万历三年(1575年)

◆西班牙天主教神父奥斯丁及马连自吕宋乘中国商船在月港登岸,入漳、泉传教,不久回国。

万历八年(1580年)

◆明供抗倭名将、泉州人俞大猷卒,时年76岁。著有《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等,后者为全国最早的海战军事著作。

万历十二年(1584年)

◆泉州海舶从南澳岛带回甘薯种苗,在晋江灵水一带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

万历十七年(1589年)

◆正月,晋江、惠安、南安大旱。六月乃雨,民饥馑。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强征马尼拉华侨250人参加侵美洛居战事。泉州人潘和五率众起义,杀死率队的西班牙驻菲总督达禾马仁那示等,后驾船驶往交趾。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九月,惠安、晋江强地震,洛阳桥扶栏多坠于海。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六月初六日,晋江、南安大水,漂没出民居无数。晚稻将,西北风大刮数日,稻被拂将尽。继之东南风又大发,稻被回风飘拂无余。

◆同年,浯屿钦依把总沈有容(驻晋江县虹江石湖)率战船渡海击倭,在东碇附近海域击败倭船,继而收复铜山(今东山)、南澳等地。倭退踞东番(今台湾)和鼓山洋(今澎湖列岛)为巢,四出剽掠。

万历三十年(1602年)

◆三月十五日,反封建礼教家李贽在河北通州镇抚司狱中含愤自刎。李贽,泉州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著有《焚书》、《继焚书》、《藏书》、《继藏书》等,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假道学官僚,反对以儒学为中心的思想统治和文化专制,被明神宗以“惑乱民心”的罪名逮捕入狱。

◆十二月,浯屿饮依把总沈有容率战舰从晋江石湖出发,全歼盘踞台湾倭寇。

◆同年,赈晋江、惠安、南安诸县灾害,并罢赋税。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八月十五日,泉州大雨,飓风骤作,海水暴涨。晋江沿海各港澳泊船破坏殆尽,泉州淹死者万余人,漂荡民居物畜无数。

◆八月,西班牙殖民者在吕宋(今菲律宾)对华侨进行第一次大屠杀,有2.5万人被杀害,泉州府籍死者甚众,致使晋江安海等处“讣至家,哭相闻,妇人女子不知几人称寡”。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八月,荷兰提督麻韦郎率领3艘战舰首次入侵澎湖。十一月,沈有容奉命率战舰50艘进剿,严词谴责韦麻郎的侵略行径,收复澎湖。澎湖马公镇天后宫今存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石碑。

◆十一月初八日,晋江、惠安、安溪、永春地大震。初九夜又连震十余次,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城楼、窝铺、雉堞倾记。开元寺东塔第一层尖石坠,第二三层扶栏并碎。城内外庐舍倾圮,覆舟甚多。为泉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8.2级,震中在泉州海外)。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十二月,泉州南街大火,延烧百余家。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八月初七日,泉州飓风,飘圮石坊十余座,折开元寺西塔顶铜葫芦。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八月二十八日,晋江、南安、惠安飓风大作。泉州坏府仪门、府学棂星门及东岳神殿石坊,北门城楼自东北抵西南雉堞、窝铺倾圮殆尽。惠安城垣庐舍倾塌,洛阳桥石梁折。南安暴雨如注,晦冥地大震,墙房及山村树木撼拔者不可胜数。

◆秋,泉州地大震。惠安城堞尽圮。洛阳桥石梁折入海,桥北石梁塌低于南4尺多,潮至淹没,人不能行。次年春,泉州知府姜志礼倡修,采石从海底结址23,葺旧址35,整补扶栏500,增两翼镇风塔各1,折梁重易,关、楼、亭、榭一新。万历三十七年夏竣工。其他城堞坛遗以次缮治。

◆同年,泉州府通判移驻晋江安海。

◆同年,晋江人庄安世登丁未科武进士第一名。

◆同年,泉州商人许丽寰到日本贸易。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荷兰人突入澎湖,嗣为总兵俞咨所逐。

万历四十年(1612年)

◆泉州知府阳思谦聘请原礼部尚书黄凤翔、省元李光缙编修《泉州府志》,为今存最早的一部泉州志书。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夏,泉州沿海海水一日三潮。

◆秋,泉属各县大水,平地数尺,田宅庐舍多坏。南安坏民居无数;安溪城垣崩坏,冲塌民舍百余间,民溺死者数百人,登高山崩塌。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晋江人何乔远著《闽书》(为第一部福建省志)告成。何乔远,万历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著有《狱志》、《武荣全集》、《闽书》、《名山藏》等。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永春籍庄际昌会试、殿试蝉联第一名,后官至左庶子兼兼翰林院侍读。著有《羹若文集》、《薜荔馆小集》等。

◆同年,印尼荷兰殖民当局在巴达维亚推行“甲必丹”制度,管理华侨事务。祖籍永春仙岭的沈愈及其子景昆、松茂相继为巴城甲必丹。

万历间(1573~1620年)

◆漳、泉民贩吕宋者,或折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拥贾杂为生,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数以万计。

◆同期,烟草传入泉州,初称淡巴菰,安溪、惠安普遍种植。

嘉靖至万历间(1522~1620年)

◆德化县著名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守雕制的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佛像,栩栩如生,远销日本、法国、英国、埃及和东南亚国家,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天启二年(1622年)

◆六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占澎湖,骚扰漳、泉沿海。

天启四年(1624年)

◆七月,福建巡抚南居益出兵收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的澎湖。荷军拆毁城堡,撤出澎湖,侵占台湾,筑热兰遮城堡(即安平)。

◆同年,颜思齐(漳州人)、郑芝龙(南安人)海上武装集团到台湾笨港筑寨以居,并招徕大批漳、泉贫民到台湾开垦定居。

天启五年(1625年)

◆九月,颜思齐病殁。十二月,众推郑芝龙为首领,继统其业,树旗招兵,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

天启六至七年(1626~1627年)

◆郑芝龙先后进攻中左所(今厦门)、金门、铜山(今东山)等地,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的进剿。时值福建地方大旱,尤以漳、泉为甚、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势力日益强盛,官兵不能敌。

天启年间(1626~1627年)

◆因郑芝龙海商集团的着力经营,晋江县安平(今安海)港进入全盛时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海上私商贸易港口。

崇祯元年(1628年)

◆九月,郑芝龙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抚,率部降明,任海防游击。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

崇祯三年(1630年)

◆荷兰殖民者又占据澎湖,不时进犯漳、泉、厦。

崇祯四年(1631年)

◆闽南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召集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恳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崇祯六年(1633年)

◆七月,驻台荷兰侵略军侵犯厦门,福建巡抚邹维琏委郑芝龙为前锋,于九月在澎湖大屿、金门料罗击败荷军。

崇祯八年(1635年)

◆五月,郑芝龙在广东沿海击溃刘香老海上武装集团。至此,海上各股武装集团均为郑芝龙所统一,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富可敌国。

崇祯十年(1637年)

◆大参曾樱、福建总兵郑芝龙重建开元寺大雄宝殿,殿柱悉易以石。

崇祯十二年(1639年)

◆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吕宋华侨进行第二次大屠杀,有1.2万名华侨被害,死者大多是福建漳泉人。此后至清朝期间,西班牙殖民者共进行5次大屠杀,数万名福建华侨被害,其中有不少泉州人。

崇祯十四年(1641年)

◆夏,郑芝龙商船22艘由晋江县安平港直抵日本长崎,占当年开往日本的中国商船总数的22.68%。

崇祯十五年(1642年)

◆二月,明朝大臣、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洪承畴(南安人)在松山兵败被擒,后隆清。

◆同年,南安人张六角、林隆、安溪人吴少子、戴厚等各聚众数百人起义,以青巾为号。

◆同年,泉州雨水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