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符号,石头房结构的西郊新村曾经是泉州最早的小区之一,圆了一代人的住房梦。但因抗震能力差、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我市将对西郊新村进行整体改造。(张九强 摄)
在石头房前,杨阿婆用井水清洗抹布。早年,居民们需要到两三公里外的地方打水。
不少石头房天花板漏水
大部分石头房的屋檐都已损坏
许多居民家中的门窗破败不堪
泉州市区石结构房改造项目开始征迁——
上个世纪80代初,泉州中心市区兴建红梅、小山、宜春、西郊等住宅新村,当年考虑到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坚固耐用,经得起风雨侵袭,而泉州又盛产花岗岩石材,这些小区全部用石头建房。时过境迁,由于石头房的抗震能力差,成为直接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巨大隐患,近日,泉州市决定启动西郊片区石结构房改造项目征迁工作。【泉州各地多项举措推进石结构房改造】
西郊新村这些有着40多年历史的石头房,背后承载着居民怎样的情怀?近日,记者来到西郊新村,聆听居民讲述那些有关石头房的记忆。
历史篇
缘起 泉州台风多发 石头房坚固耐用
一位长期从事房管工作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泉州住房建设和分配体制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一开始是政府建设直管公房,再以租赁的形式出租给符合条件的职工和群众,后来演变为以单位建房分房为主的福利分房,再到由政府集中建设集资房。尽管如此,计划经济下的住房体制,依然产生很大的制约效应。当时,对于大量期待改善居住条件的市民来说,等待分房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上个世纪80代初,泉州市以建委、房管、城建规划3个行政部门下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体,建设了中心市区的红梅、小山、宜春、西郊等住宅新村。这些小区的建成,解决了部分市民最紧迫的居住难题。这批最早的小区大多为就地取材,用石头建房。
坐落在市区西隅的西郊新村是这批最早的小区之一,也是如今中心市区最大的一片石结构房屋集中地。据西郊社区副主任林婷婷介绍,该社区现有楼房69幢,共计1504户,总人口5000人左右。其中西郊新村石结构房屋为29幢,涉及住户666户。
不足 洗手间自来水未配齐 早期跑两三公里打水
“楼房品质较差,楼栋间距很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绿化。”业内人士介绍,和现在的商品房相比,西郊新村套房面积偏小,多为五六十平方米,大中套型很少,楼层一般为5—6层,户型以两房一厅为主,套房功能不齐全,有的小区套房内甚至没有配备洗手间、自来水等生活基础设施。那时的小区,优先满足的是“住”的功能。
“当时套房内没有配备自来水,住户每天要跑到两三公里外的西门排队打水,一期29幢中的27幢600多套房子没有配备厕所,居民每次上厕所都要跑公厕,十分不方便,这两大问题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逐步得到解决。”住在西郊新村的颜女士告诉记者。
后来开发建设的西郊新村二、三期采用砖混结构,房子品质逐步得到提高。这些小区开始有意识地规划配备农贸市场、幼儿园、居委会用楼等公共设施,小区功能逐渐完善起来。但由于早期小区基本上是开放式的,有的至今仍无法引入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的卫生、治安等管理难度很大,诸如房屋修缮、绿化更新、道路维修等问题,都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