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叶飞已是三野第10兵团司令员,负责率部在东路突破江阴段敌人的江防。他指挥作战的底气、勇气和灵气依然来自人民:“我们的渡船工具和曹操时代比进步不大,但军队和人民却不可同日而语了。”他对支前的几百条民船的船工奋勇划船的大无畏精神印象尤为深刻:“我先头团第2连在江心敌人密集的火网中,船工张玉香的后背中弹负伤,其父亲张校华对他说:‘儿啊,你忍着,同志们生命全在这条船上,越等越糟。’玉香拼命划船,奔到了全连的前面。”叶飞深情地回忆道:“我军是人民用双手托着渡过长江的!”
如同坚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一样,在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叶飞对人民力量的坚信丝毫不减当年。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对“文化大革命”的强烈不满,通过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支持邓小平的天安门事件充分爆发出来了。4月6日,为悼念周恩来,交通部一个在京郊的单位,组织几十个人抬了一个特大花圈到八宝山殡葬处。“四人帮”知道后斥责交通部,瞎吹“天安门事件的黑后台找到了”,扬言要把时任交通部部长的叶飞“揪出来示众”。但叶飞泰然自若地说:“天安门事件是群众痛恨‘四人帮’的壮举,百万人参与,还要我这个后台干什么?”在那些日子里,担心人民受到“四人帮”镇压,叶飞不断派人去观察,得知大多数群众在斗争中表现得有理有利时,他极其欣慰地说了一句:“人民万岁!”时隔半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终于被党中央一举粉碎!
倾听人民呼声
在福建工作和主政期间,叶飞每当探索遇到问题和曲折时,总是不忘问计于民,认真倾听人民呼声,从中吸取坚持探索的底气、勇气和灵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是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的严峻岁月,叶飞倾听群众呼声之举尤为感人。1959年11月的一天,叶飞到有300户左右的宁德县霍童乡六都村进行走门串户的调研,在村民家听到一位老农和围拢在身边的群众直言不讳的真心话:“我们村里冬闲田多得很,政府调拨些大小麦种子和马铃薯种子,让大家冬种一季,谁种谁收,困难就过去了。”叶飞当即表态,“扩大冬种面积是个解决人民渡过困难的好办法”,并宣布:“你们做好冬种准备,政府给调种子。”大家立即拍手称快。
1960年10月25日,叶飞在南平主持召开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贯彻农村政策,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问题,提出口粮实行低标准、“瓜菜代”。11月27日,叶飞主持召开省委三级干部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检查大跃进以来的工作,揭露批判“五风”。1961年秋,由于灾情严重,全省粮食紧张,群众生活面临更大困难。叶飞先是在南平会议上作出决定:“鼓励社员抗灾保产,生产自救,自留地和冬种作物一律不计征购。”后来他又深入莆田农村调查受灾情况,觉得当地农民利用秋后冬闲地向生产队“借地种粮”的办法很好,立即提出“一人一分自留地,冬季自由种一季”的设想,打电话请在家的常委讨论并作出扩大社员自留地的决定:当年冬种,每户社员可向生产队借地一亩,有条件的可以超过一亩,谁种谁收,归谁所有。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十分拥护,马上行动起来,大力落实省委的决定,终于缓解了福建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
不负人民期盼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最大期盼是什么?当然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正是这种期盼,给了叶飞廉洁奉公不懈追梦的底气、勇气和灵气。
在一次福建省委常委会讨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时,叶飞严肃地说:“战争年代,我们经受了生死的考验,革命胜利了,环境变了,灯红酒绿,要经得起权、钱、色的考验。同志们要珍惜自己的历史,不要把光辉的一生毁于一旦,一定要用‘党票’管住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是长期的,千万不可放松改造。”叶飞就是坚持“用‘党票’管住自己”的楷模。
1940年11月叶飞结婚后,有了战争年代的新“家”。夫人王于畊怀孕,他从不让她骑马,也不叫自己的警卫员照顾她,而是让她跟战友们一样行军走路。他说:“部队要打仗,战士们更苦,我怎能只管老婆呢。”王于畊说这就是丈夫爱她的方式,她爱的“就是这样的丈夫”。
1967年1月16日,造反派竟强行将叶飞拉上卡车,戴上高帽,在福州城里游街示众。夫人王于畊也被戴着高帽陪斗。这对心相通、骨同硬的蒙难夫妻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用力挺直身子,昂首横眉,眼中透出的是蔑视邪恶的勇气,这分明是他们在用“党票”告诉“不懂事的娃娃们”和受蒙蔽的人们:真正的共产党人永远不会向邪恶低头!
叶飞公而忘私忘家堪称楷模。他从回国那天起就为不懈追梦放弃了与双亲团聚的各种机会,70年从未踏上他的出生地——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从未再次亲见生身父母的容颜。父母为他的安危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这并不是叶飞无孝悌之心,他心中装的是更多人的父母,先人之父母后己之父母。1989年1月访问菲律宾,叶飞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的英雄,地亚望的儿子”。在父母墓前,他默哀良久。此时此刻,未曾在家里在床边直接孝奉父母的叶飞,却参与实现了千万华侨富国强兵的夙愿。他是父母的最好儿子,也是他父母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这时他的“党票”写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
占石村是叶飞的中国老家,1949年9月初他挥师进抵泉州,也无法来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直到1959年下半年才回老家住了两天,也没搞什么“光宗耀祖”之类的事,而是和乡亲一起喝了两天麦糊。1990年6月,他又坐着汽车回了一趟故乡,汽车一驰上狭窄山径就颠簸起来,陪同的村支书说,这里出了个交通部长,“公路也不交通”。随行的弟弟叶启东说:“这才是好事咧,如果部长首先‘交通’自己的家乡,那就坏了!”两次回乡时他的“党票”宣示的都是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和“不搞特殊”!占石人民深知叶飞做的都是大贡献,对他治军时想的是部队“大军营”、治闽时想的是全省“大家庭”、治部时想的是全国“大交通”、治国时想的是强国富民“大事业”的敬佩,当然也更真挚!
1992年秋,一位港商老乡想捐赠一辆奔驰600小车给叶飞,叶飞知道此事后谢绝说:“国家给我什么车就坐什么车。”那位乡贤获悉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说:“还是老样子!”1994年初,一位杂志社记者请叶飞去深圳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了彩即送给首长。叶飞说:“50万元我也不去!”这是把“党票”看得比奔驰车、金剪刀更值钱、更闪亮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