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们参与古城文化研学活动 开启寻宝之旅

东南早报

7月18日上午,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小记者们参与了由泉州古城办和早报主办的古城文化研学活动。当天,小记者们跟着古城讲解员、退休教师曾华丽开启了开元寺的寻宝之旅。

古树、古塔、古碑、古船……曾老师以开元寺为中心,旁征博引,介绍了蕴藏在此的“海丝”印记。开元寺都藏着哪些宝贝?它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小记者们的文字,开启本期研学之旅吧。

★历史悠久的开元寺

□小记者 陈泓睿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开元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寺里,一棵棵参天古榕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底下的人们遮风挡雨;鸽子在树下、屋檐上闲庭信步。

站在寺内中庭,稍一抬头,你就会看到两座巍峨的石塔,它们就是远近闻名的东西塔。东塔为“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两座塔都有五层,塔底刻着精美的图案与花纹,每一幅石刻都是一个小故事。

开元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明绚丽的诗篇。我们都应该爱护它,珍惜它。

★双塔精神不屈不挠

□小记者 赖昱彤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

跟随曾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曾老师讲解桑莲法界与开元寺的历史、泉州湾宋代古船的建造技术、东西塔的浮雕……帮助我们了解了古寺背后的故事。

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历经了八级地震与千年岁月仍屹立不倒的东西双塔。它们坚定不移的身影,被后人用“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的说法来告诉人们做人要像东西塔、洛阳桥一样堂堂正正,不屈不挠。 (指导老师:郭八梅)

★重识开元寺

□小记者 王汉锟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来到了位于开元寺内的泉州湾古船陈列馆,我们看到馆内静卧着一艘宋代古船残件,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造船技艺。它有13个船舱,中间由12块隔板隔开,即使其中一个船舱进水了,也不会影响到其他船舱——这就是著名的“水密隔舱”技术。

最后我们来到大雄宝殿,曾老师引导我们观察了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狮身人面像浮雕。这些浮雕是17世纪重修寺院时从毁坏的印度教寺院移来的,非常珍贵。我想,它们不仅是珍贵的雕刻,更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不知不觉,活动结束了,我们还沉浸在开元寺的悠久历史之中。这次研学之旅收获可真多啊!

★别样寻根之旅

□小记者 黄晓峰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五子五安各千秋,本是开元共一流。欲晓紫云真命脉,源头始祖在泉州。”今天的开元寺之旅,对于我这个紫云黄氏后人来说,可是一场寻根之旅!

无数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的开元寺,里面最吸引我的是檀越祠——因为这里供奉着紫云黄氏的始祖黄守恭。史载,开元寺这片地本是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的桑园。传说有一天黄守恭梦见一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随口答道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竟然全都开出了白莲花,始祖被感动,便找来僧人兑现自己的“千金一诺”!于是便有了“桑开白莲”“舍园建寺”等美丽传说,久而久之开元寺也有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始祖黄守恭“言必信,行必果”的风骨,也是世代泉州人为人处世的诚信理念。身为新世纪的少年,传承先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义不容辞! (指导老师:许振锋)

★海纳百川的泉州

□小记者 洪婧宁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

站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外,曾老师指着柱子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每一根石柱竟然都不一样。其中后廊处的一对十六角石柱,上面的浮雕图案融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特点,展示了宋元时期泉州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令人叹为观止。

曾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解,我们如痴如醉地听着。虽然很多内容我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此行激发了我对家乡的自豪感。此次“寻宝”之旅真是不虚此行啊!(记者 吴小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