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溪:春末振羽北迁避暑 入秋颉颃而归过冬

闽东日报

鸳鸯是典型的候鸟,每年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鸳鸯家族便开始漫长的南北大迁徙,飞向气候适宜的南方或北方生活。它们通常由10只左右的成员组成一个个方阵飞向蓝天,也有数量多达50多只的大方阵,飞翔在蓝天下,星星点点,十分壮观。

鸳鸯,鸳为雄,鸯为雌,从姓名上分清雄雌,类似人类,在泱泱动物界极为罕见,也许是为它们铺天盖地的忠贞爱情故事埋下伏笔吧!成年鸳鸯体型仅一拳大小,它们不仅在姓名上有着独特的别区别,而且在羽毛、色彩甚至脸谱上都有个化的别特征,即鸳鸟体壮型大,色彩丰富艳丽,头戴高大羽冠,脚穿橙色皮靴,眼画宽白眉纹,嘴涂厚厚红唇,尾立栗色羽帆,一幅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而鸯鸟体型娇小,羽毛灰暗,白眉黑嘴,让人一眼就认得是个内敛内秀的灰姑娘。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出自《诗·小雅》,真是“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原来,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将鸳鸯比作美丽的爱情,并捕猎作为观赏鸟,相比于“凤凰于飞”,“凤凰”比翼于虚幻的神话里,而“鸳鸯”则真实地浪漫在美丽的山河中。古人为何将鸳鸯比作爱情?《古今注》云:“鸳鸯雄雌不相离,人获其一,则一相思而死,故谓之匹鸟。”窃以为,这只解释了其一,而洁身自好,对环境乎苛刻的要求,亦为鸳鸯“纯洁”的又一爱情形象。

鸳鸯溪,一看名字就能推测到是因鸳鸯而得名,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清粼小溪,位于闽东大山深处的屏南县,长1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鸳鸯溪,原名白岩溪,溪边耸立着一块摩天大白岩,那种威风凛凛的气势足以镇住这一方山水,白岩溪名符其实。20世纪80年代,旅游业兴起,人们发现溪中栖息着成百上千珍贵的爱情鸟鸳鸯而更名,为的是打出一个猎奇的噱头吧!

事实上,鸳鸯早就生活在这条溪上,且广泛分布于长桥溪、岭下溪、金造溪等全县大小溪流,鸳鸯溪不过是集中分布区罢了!景区中双月宫为传说中鸳鸯娘娘的天然合殿,有碑刻为凭。“上洞鸳鸯娘娘合殿”碑,阴刻于双月宫前巨岩上,两侧对联为“爱布环宇牵赤线,泽披人民显慈心。”落款时间为同治十年辛未岁。当地人甚至认为鸳鸯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产物,春末振羽北迁避暑,入秋颉颃而归过冬,还流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传说唐乾符五年,黄巢乱,“贼兵数万寇闽中”,福建招讨使张谨奉命讨伐,“谨与部将郭荣等迎击于铁山。旋以饷绝无援,与荣等十八人俱战死。”谨妻柯素贞闻讯欲绝,身穿素服,一路寻夫至白岩溪,有五彩鸳鸟盘旋头顶,呼之则哀鸣,知是夫君化身,乃绝食而亡,化作素洁的鸯鸟与五彩的鸳鸟一起栖息于这条美丽的溪流,建立一个鸳鸯的王国,是为鸳鸯溪。如此,“发现”鸳鸯,当为学术界的发现,如,1869年,一个名叫戴维的法国传教士在四川“发现”大熊猫;1941年,林学家干铎“发现”水杉,等等。溪边又有巍峨的比翼峰,飘飘洒洒的知音瀑,心心相印的连心潭,结对同窟的双月宫,雾气腾腾的情侣谷,险峻入云霄的情岭等象征爱情的奇特景点,似乎皆为鸳鸯溪的注脚。

鸳鸯溪畔有一座小山村宜洋村,属张姓传统聚居村落,村民们自称是张谨的后代,村中有拓主殿供奉张谨与郭荣。翻开村中发黄的《张氏族谱》,记载曰:“人怜其(谨)忠,收而葬之,立庙以祀。宋累封昭烈惠应王。长世豪,封助顺候。孙文祥,迁屏邑浙洋后峭居焉。”对照《福建通志》《屏南县志》《浙洋族谱》《后峭宗谱》等古籍,亦如此。奇也!

景区开发后,有许多游客、作家、画家、摄影师等千里迢迢前来欲一睹鸳鸯的风采,想不到这一对对小情侣喜欢恬静,怕吵、怕闹、怕人,且十分机警,一见到人影闪动,或听到脚步声就倏地飞隐起来,真让人又爱又恨,完全不像张家界的猴子,敢于与人对视,爱凑热闹,甚至抢走游客手中的食物,得手后还会摆出一副调皮的模样。

曾有一段时间,或是景区过度开发,或是游客过于喧哗,抑或是溪水受到污染等诸多不明原因,造成鸳鸯溪的鸳鸯明显减少,有学者甚至发出“鸳鸯溪难觅鸳鸯”的感叹。所幸,年来鸳鸯又成群结对地嬉戏于鸳鸯溪,数量毫不逊色于“发现”之初,许多人还在小白水洋、乌溪、三万里溪、虎潮潭等溪潭邂逅鸳鸯。众多鸳鸯回归,亦有适应环境所然,恰如张家界的猕猴,原来也是胆小怕人的,与人接触多了,自然就成为人类的朋友。如今,经常可以看到幸运的游客晒出一组组诱人的鸳鸯倩照呢!

(记者 莫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