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选手登台竞技 讲述感人红色故事

厦门日报

“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评选进入决赛阶段,6月26日及7月4日,分别举行了成人组和少儿(亲子)组比赛,百名选手登台竞技,讲述感人的红色故事。

本次比赛是“踏寻厦门红色足迹”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选手主要围绕厦门的红色遗迹、红色教育基地进行讲解,以此更好地活用身边红色资源。

自5月15日“厦门百名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启动征集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报名参与的选手达500多位,跨越各个年龄层,年纪最大的已八旬,最小的八岁。经过初步遴选,有百多位选手进入决赛。主办单位特别成立了由党史专家、资深讲解员、语言类编导、青少年宫名师及主办单位代表组成的评委团,负责决赛阶段的评审工作。最终,通过同场较量和专业评审打分,分别评选出了成人组“十佳”、少儿组“十佳”,名单将于7月下旬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颁奖仪式上发布,同时将举行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风采展演。

“厦门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评选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厦门日报社、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联合组织,海西晨报社承办。

成人组

融入亲身体会

传递浓厚情感

在成人组赛场,不少参赛选手选择了身边的榜样、独特的经历进行讲述。融入亲身体会的红色故事,带给了他们深深的影响、传递出浓厚的情感。

刘雯雯是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作为本次参赛选手之一,她讲述了“海堤精神”的故事。“一年前,我乘坐地铁一号线途经海堤留下了匆忙的照片,一年后,我作为曾经参与过海堤建设的厦大建院一分子,跟大家分享移山填海的奇迹工程。”刘雯雯说,这项伟大的工程是学长们参与建设的,每次经过海堤,都感到由衷的自豪,也正是学长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她不断前行。

思明区道德模范刘元飞则以点带面,从他的部队生涯出发,讲述了角屿岛故事。“我曾在这里当了3个月的新兵,虽然时间不久,但这里的故事和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刘元飞说,角屿岛是离金门最的地方,条件艰苦,但有一代又一代的守岛官兵用青春和汗水戍守海防,履行着他们的职责,他希望能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影响身边的人。

海沧区全民国防教育馆的讲解员陈静惠讲述的是她爷爷的故事。“在馆内展示着12位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海沧籍英烈,其中的刘隆烈士就是我的爷爷。” “其实,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每每听长辈们讲起他的故事,都深受感动。”陈静惠说,工作之余,她都会去展示墙看爷爷的照片,她感觉那张褪色泛黄的照片就是和爷爷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好像在告诉她:遇到困难、挫折不要灰心气馁,要勇往直前。

少儿组

亲子组合登台

舞台演绎获赞

少儿组参赛选手大多是中小学生,与成人组的选手相比,他们稍显稚嫩,但并不怯场,有的还与家人、老师一同组成组合参赛,舞台上的互动和演绎让现场评委及观众都大为赞叹。

梳着整齐的马尾辫,脸颊贴着亮眼的小红旗,女儿唱着“婚礼”音乐,母亲从容不迫地翻阅幻灯片,不紧不慢地带出了隐藏在“婚礼”背后的红色故事,紧紧抓住了听众的耳朵——大同小学二年级的申一诺和母亲丛聪组成的亲子组合,默契配合地演绎着鼓浪屿曾家园的故事。丛聪告诉记者,题材是一诺自己选择的,“今年4月我们全家去鼓浪屿,看到曾家园门前的路上,不断有幸福的新人拍摄婚纱照,而回顾1930年,曾有如此暗流涌动的故事发生,今昔之变让人感触。”而一诺作为学校朗诵队成员,还给母亲做表演指导,并用上贴纸道具、设计了讲解的收尾。

另一对颇受瞩目的亲子组合是林忠阳和林晓韵爷孙组合,一个激情四溢,一个娓娓道来,把陈嘉庚的故事讲得生动感人。林忠阳是厦门知名金牌讲解员,也曾是央视《百家讲坛》特邀讲师,他和孙女选取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一故事,并配上了自编快板和闽南话诗歌。林晓韵说:“在祖父的影响下,我会把红色故事讲解好、传播好。”此外,还有十多对亲子组合亮相,其中包括获得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的黄睿琪,她和姐姐、妹妹三人一同登台,展现了她们多年在何厝“英雄小八路”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的风采。

从学校的红色教育基地入手,也体现了选手们的传承和用心。来自集美中学的陈佳妮、高雪敏等6名学生和带队老师周呈韬,用“我们的秀若师姐”这一口吻,讲述了华侨革命烈士李林的故事。李林园就位于集美中学校内,陪伴代代学子长大成人,对此,周呈韬说:“我也毕业于集美中学,如今回到母校当老师,又带着学生用故事宣讲、义务导游等方式更好地传播李林烈士的故事,希望影响更多新时代学子。”相似地,位于海沧中心小学内的魁星楼发生的红色故事,由林子斌等多个在读小学生演绎。

“大小选手们的精神风貌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都有备而来、做足功课,讲述、传播、弘扬厦门的红色故事,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能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比赛评委之一、厦门市青少年宫副主任吴月梅说。(记者 赵张昀  张鑫惠 李嘉琳 实生 陈起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