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材新创意新审美 取法根雕精进技艺

泉州网

1990年,郑生强初中毕业就开始半工半学跟随父亲郑君亮,到泉州工艺美术公司学仿真雕刻。在父辈的艺术熏陶下,他痴迷木雕,并经勤学苦练自成风格。他的作品呈现一种质朴、大气、浑厚的韵味。多年来,他的作品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赛,均获大奖。多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旧题材新创意新审美

中国的宗教人物是泉州木雕的重要题材,长久以来,木雕巧匠以之为原型进行创作,产生了不少木雕精品。郑生强跟随父亲郑君亮学,发现父亲在创作生涯中,不间断地追求作品的创意和技法的创新,特别是在10年来,父亲的作品融合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郑生强传承了父亲的创新精神。他认为,文化艺术乃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社会潮流与时代审美风尚的承载者,各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艺术风格。比如木雕者经常雕刻的观音形象,其题材大多数是慈航普度、送子观音、千手观音等,其神态大多为庄严肃穆、超凡脱俗、和蔼可亲、普度众生的样子。他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创作出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和当代人审美情趣的观音形象,这是当代工艺美术师应该有的责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目睹了四川安岳石窟和大足石窟的佛教雕塑艺术。大足石刻艺术所饱含的丰富的世俗情感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使他产生了将日常生活体验和世俗情感融入观音题材的艺术创作中的想法。在查阅许多佛教文献典籍,并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他对观音菩萨造像的初创及演化过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加以研究和创新。

他创作的《水月观音》,以古画中的水月观音加以想象创作设计,以半月为背景,观音放松、悠闲地坐在月亮的莲花座上,让人联想到一池碧波之水、月照水、水映月,而美丽的观音漂浮在云层之中,池中莲花盛开;他受敦煌千佛洞壁画观音图像的启发,选用香榧木材创作雕刻了作品《浪游》。作品中的观音半仰头,身上装饰甚是华美,头饰是吉祥的莲叶,莲叶小船底部有翻滚的浪花,甚是唯美;传统的观音造型往往比例不甚科学,衣冠配饰比较简陋,他在创作中有意识地遵循现代人体比例。他的作品《宁静》的主题是根据观音普度众生的故事而创作,但表现形式体现观音佛像的人体美、慈母美、材质美等现代审美因素。行云流水般的衣纹、飘逸的冠带、多而不杂的配饰,使作品焕发出新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