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泉州装备所”)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面向泉州市纺织鞋服、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提升,充分发挥科研“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坚持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在泉州台商区推动工程产业化、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方面初显成效。□本报记者 陈桂生 通讯员 刘晓玲 文/图
攻克难题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送纱器是针织机械上不可或缺的零配件,长期以来智能送纱器市场一直被国外产品所占据。近年来,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泉州装备所合作研发的专利产品——智能存储式送纱器,以质优价低的优势一举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为一家专注针织机械零部件的制造商,近年来,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引进和中科院合作开发的智能电子送纱器生产线,购置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等先进的生产设备,年生产规模可达5万个智能送纱器。目前企业已有80%的机械生产设备应用了数控自动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有保障。
在公司总经理黄文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台送纱器,这个高不到25厘米、重量不到2千克的小设备,功能却非常强大。“这款送纱器可通过纱线速度和出入纱位置感应智能化控制纱线运行,马达从静止到最高转速6000转/秒不到一秒钟,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水平。”黄文才介绍说,这款高性能智能送纱器的研发,中科院泉州装备所专家团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就像汽车加速到100千米/小时的用时指标一下,送纱器从静止到最高转速6000转/秒的用时也是一项检验其性能的关键指标。“我们之前产品只做到1.7秒,为了提高到1秒以内,三年前我们选择了与中科院合作。中科院选派专家团队与我们对接,重新对产品进行算法编程和电路设计,一举攻克多道难题,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黄文才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研发的智能存储式送纱器有很高的性价比,在应用方面比国外产品还先进,比如加入蓝牙可以实现手机在线控制,投入市场后取得良好的效益。
黄文才认为,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科院合作进行产品研发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请不起专家团队,一方面工资费用等比较高,另外也不能完全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待不住、留不住。”他同时也表示,与中科院的合作模式也非常好,企业提出一些研发课题,或是参加展会后了解客户的需求,把这些课题和客户需求向中科院泉州装备所提出来,他们根据这些课题和需求组建专家团队来服务企业,从产品外观、结构、工作原理、试制过程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
“一些产品的研发对我们企业自身来说比较难,我们只要出一些研发经费,借助中科院的‘外脑’很容易就能实现。通过达成协议到最终产品完成,甚至今后的升级换代改造进行全程合作,目前还有后续项目在进一步合作。”黄文才坦承从中尝到不少甜头,与国际同行的同级别产品相比具有很大成本优势。“我们做这款产品之前,国外产品是不允许客户讲价的,我们做出来之后,他们马上就降价了,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淘汰我们,其实我们的成本可以控制到很低,只有国外同等产品的一半左右,如果他们降到我们的价格,就没有利润了,所以我们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发挥优势
引领高新企业转型升级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只是中科院泉州装备所与台商区企业合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中科院泉州装备所通过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性能检测、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论证、投资决策咨询、人才引进与培训等合作机制,现已累计对接服务台商区企业近20家,与精准机械、华南重工、和谐光电等成长型企业开展合作项目16项,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或许可知识产权等方式,已对企业产生重大价值,支持华南重工、精准机械等一批合作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比如,与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公司合作的面向大规模柔性离散加工的智能生产排程系统研发及其应用示范项目,成果通过对工业过程24小时无监督的连续预测、评估和优化,提升产品产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该平台可直接应用到工业多个领域,该成果通过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来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填补我国在工业大数据应用上的多个空白。
与福建华南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的平衡重式叉车机械结构优化整体解决方案项目,通过轻量化和仿真设计,优化结构,实现整体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显著提升,已实现量产,与旧产品相比产品返修率大幅度降低。
与和谐光电科技(泉州)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空气净化灯的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研究,以及智能化LED空气净化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前者获推荐申报2020年福建省中科院STS项目,将通过项目实施提升LED产品的附加值;后者获得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通过物联网技术及设计智能手机APP,对室内多灯协调管理,协同净化室内空气,提高单灯净化效果,实现多灯净化与照明群效应。
与此同时,中科院泉州装备所与台商区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助力台商区招商引资。如汪凤翔研究团队通过与泉州七星电气、上海宏科电力合作,开发“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项目成果,整合物联网与智能分析系统,改变传统电力监控模式,成果落地泉州并设立华电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在泉州市台商区建立生产基地。同时与泉州市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促进泉州企业升级发展,泉州精准机械就是与戴厚德研究团队合作开发“智能储纱器”,新产品不仅满足地方市场需求,还替代进口,目前企业已在台商区征地30亩新建3万平方米厂房,建立智能储纱器生产线,一期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简介
一、总体情况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以下简称“泉州装备所”)是在中国科学院与福建省人民政府深化科技合作协议框架内,由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与泉州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7月4日签约共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人才团队建设。泉州装备所从德国、英国、法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一流工科学校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引进学科带头人及科研人员,目前共有人员300多人(其中博士60多名);柔性引进1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110多人次被评审/认定为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组建18个科研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控制工程硕士学科点培养研究生、国际联培博士生、博士后110多名,是福建省“智能制造”领域唯一整建制、成体系的科研国家队。
创新平台建设。泉州装备所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智能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工信厅“福建省数字化装备与柔性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共16个科技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支持,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成效不断显现。
科研与成果转化。泉州装备所根据地方产业重大需求,合作与服务企业200多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00多项,联合地方企业共同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5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225件、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221篇,围绕制鞋、纺织、机械、建材和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出一批高技术成果并实现工程产业化,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科研团队及其研究方向
(一)现代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汪凤翔博士/研究员/博导:电机控制、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电机驱动系统;
(二)高效电机设计与先进制造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解伟博士/研究员/博导:高效电机本体和系统研发及其先进控制策略;
(三)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李俊博士/研究员/博导:机器人自适应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和认知、人机交互;
(四)智能传感与嵌入式控制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戴厚德博士/研究员:运动跟踪与定位导航、智能物流装备、智能传感与信息融合、医疗电子;
(五)计算智能与工业大数据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陈豪博士/研究员:时变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工业大数据、工业过程控制和设备运维;
(六)智能测控技术与系统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韩军博士/研究员:在线检测与自动化装置、无损检测技术;
(七)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魏宪博士/研究员:智能监控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工业检测;
(八)物联网通信网络技术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汤璇博士/研究员:无线光传输、高可靠传输方法研究;
(九)地质工程与装备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聂闻博士/研究员:地质灾害预警、预警装备开发;
(十)强磁场应用与电磁检测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邹圣楠博士/研究员:磁场磁体元件研制、电磁无损检测装置研发;
(十一)创新设计与仿真技术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杨永泰博士/高级工程师:力学仿真技术、轻量化技术、力学测试技术;
(十二)神经计算与类脑智能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杨冬平博士/研究员:大脑低能耗高能效的信息处理、脑科学智能医疗设备研究;
(十三)工程安全防护技术与应用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卢玉斌博士/研究员:材料与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新型缓冲吸能防护装置研制;
(十四)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方立博士/研究员:摄影测量与遥感、空间信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环境遥感;
(十五)智能信息处理设备与集成应用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黄卓博士/研究员:能源互联网、便携式微型化电源系统、面向微电网的智能能量管理技术;
(十六)能源清洁与高效利用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陈龙祥博士/副研究员:高效物理储能、流体仿真技术、热力系统优化;
(十七)软件雷达系统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李亚柯博士/研究员:无人机探测应用、商业遥感测绘;
(十八)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处理团队/实验室,负责人 巢建树博士/研究员:视频信号处理和传输、语音信号处理和语音识别、多媒体大数据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