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年话格局

泉州企业家杂志[责任编辑:黄如萍]

天命之年话格局

文/林书育

2019年7月26日,《泉州企业家》杂志社总裁学院在泉州最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南安官桥,举行第三次“院长活动日”——走进中国粮食城看民生。当晚,中国粮食城董事长、总裁学院名誉院长林书育发表即席讲话,他从自己30多年亲历的家乡的变化、上海的变化,从现在切实感受到的时代的变化,以及他对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展望,包括他对《泉州企业家》杂志社总裁学院内涵的理解,一一进行了阐述。这次即席讲话,内容多,跨度大,但主题十分清晰,听了颇有启发。故,本刊将此讲话予以整理,以飨读者,并加上了标题《天命之年话格局》。

天命之年话格局

始于粮食看变化

代际传承新思考

如今泉州的很多行业都可圈可点,在业界形成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这得益于家乡的土壤、得益于政策的春风一路吹来,才让泉州民营企业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回首自身,1993年,我在上海成立了上海粮油发展公司,至今已经25年了,从2003年回归南安官桥创业算起,也有十五、六年了。

我是做粮食的,带着这份粮食情结,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符号发生的变化:从官桥看,15年前,这里没有规模产业,没有城市配套,而今这里有星级酒店,有规模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最根本的变化就是要形成产业跟城市的良性互动。产业的发展平台与空间要形成,离不开企业的积极作为,也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才形成了今天产城融合的格局。30多年,这种变化,我在官桥看到、在水头看到,在我创业的上海也清楚地看到。

在这个时间段,我看到了东方明珠的建设和使用,最近也看到,暑假一批又一批的乡亲带着孩子去参观迪士尼乐园、参观陆家嘴的高楼,晚上夜游黄浦江,体验许荣茂先生盖的深坑酒店……上海这些业态跟原来的百乐门、大世界也大不相同了,今天的大上海也翻出了新篇章。

大家可能还有更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对产城的不同理解。从我自身来说,我经常在上海、南安老家之间进行着各种磨合,我觉得克服和处理之间的空间距离、时间问题、生活差距,对我们这一代来说,没有问题。但对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我儿子,他就不管你产城融合得如何,他在意的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去英国念书七八年。春节要他回上海,他还要掂量很久。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考问题,产城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了,而是这一代人跟下一代人生活方式、生活取向的磨合了。换句话说,未来大泉州的发展,或者未来泉商的发展,就得把家族企业的传承与下一代团队的组建、家庭成员的配合考虑进去,就得先问问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规划,再跟我们的战略结合,最终形成我们的发展方向。

家乡鼓励追梦动力

格局领衔老树新芽

我们盘点过去,目的是为了看清今天的一些情势。

比如说我自己,我理解,要是我赚很多钱,但是没有格局不行;但是有很大的格局,或者很大的集团,赚的是摆地摊的钱也不行。所以,我认为,在企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我个人来讲,今年正好是50周岁,五十知天命。原来也想过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考虑生活重一点,项目少一点,业务轻一点。可每次回到了泉州,家乡领导的鼓励,无形中又焕发出对个人更高的要求,想想还是要“泉州精神”,不能懈怠,爱拼敢赢,老树新芽。

所以,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对台的关系,上海、福建的资源,以及现在的粮食已经从传统行业发展到要跟互联网、大数据、农业科技、消费理念、养生健康融合,到底我未来的路在何方?

后面,我基本形成的战略是,以“大健康”为基点,将农业产业跟文化融合、跟康养融通。现在也整合了方方面面的资源,很好的是上海有四大中心可以支撑我这个项目,一个就是农业科技中心;第二个就是康养医疗资源,上海这座城市对家乡泉州最大的辐射就是文化、教育、医疗。几年前,正好成立了一个医师志愿者联盟,现在这个平台有1000多位的专家、教授,包括许多我们泉州籍的院士、名医。另外就是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中心。5年前在上海以商招商,在粮食城的平台上引进了“天地汇物流”公司。这是一家拥有大数据平台的物流企业,仅今年在官桥纳税就超过2亿元。这也就证明大数据平台、这个工具足以支撑康养项目,能即时把个性化的消费能记录下来。第四个就是我要做的财务管理中心。

平心而论,现在变化太快了,转型太快了。我原来说,学一招可以用3年,现在是学一招,3个月不到就要换招了。所以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把资源融通起来。

最近在上海泉州商会我也有做一些沟通,从这个平台看,当前比较有规模的还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也是民生产业之一。如果能从粮食入手,把衣食住行与康养结合起来,也是造福民生。所以我在三明距离大金湖三四公里的地方,建设了一个“牧心谷”的项目,项目土地规模大概4000多亩地,有400亩的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部分主要是做康养,农业土地扭转后做一些生态种植。

有了感情,信任就来了,

有了信任,合作就快了

“总裁学院”追梦更易成真

在当下,我觉得有两件事比较难形成,那就是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大家都有体会,有了感情,信任就来了,有了信任,合作就快了。

合作,大家都需要,但实际上这恰恰是企业、企业家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这点可能金融界看得更清楚:过去,还没有大数据、互联网的时候,大家合作很多都是凭着冲动和感情,脑袋一拍就担保,就联保了,最后是坑还是福谁也不知道。

几个月前,《泉州企业家》杂志社成立了总裁学院,这个平台的搭建,大家的参与,更容易在这些会员企业家之间或者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形成一种互通、信任。

第二个是这个平台可以促进跨界合作。这个平台中,有搞教育的,有搞民生的,虽然涉及行业很多,但企业的投资、合伙人、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企业自身的格局提升这些都是相通的。包括企业跟政府、跟有关部门的沟通,比如今天有税务,商务、发改委的部门同志出席我们的活动。国家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后,企业跟政府的沟通需要进一步磨合,有了这个平台,方便大家畅所欲言,大家就不会扭曲和憋屈,所以这也是这个平台可以良好互动的一个方面。还有第四个作用,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可以更有梦想或者更敢追梦,有梦更能成真。因为在这个平台中,更能获得不服输、爱拼敢赢的动力,在这里收到家乡的领导的鼓励和鞭策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新的要求。

从我从事的粮食行业来说,国家领导人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从国家层面来讲,一定要有粮食安全的大要求。但我自己算了算,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粮食关系民生,一颗玉米、大豆就会影响饲料,就会影响养殖,就会影响城市菜篮子,就会影响CPI指数,就会影响财政支出,甚至还会影响美国芝加哥谷物交易中心总裁的心情,影响我们对俄罗斯海参威海港装卸能力的关注,更会影响消费者对水稻重金属污染的担心,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虽然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逐步解决,但不管怎样,新情势下都要求我们有新格局,因为有了新格局,才能从企业、行业、国家等大局中,找到机会,找到方向,支撑我们继续前行。(吴沿整理)

泉州·中国粮食城概况

泉州·中国粮食城位于“粮行米市”历史悠久的南安官桥,是南安市5平方公里粮食产业规划核心,区位优势显著。项目经省发改委立项,占地面积1300亩,整体规划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现货交易、商务会展及商贸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区,系省政府重点在建工程项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

泉州·中国粮食城创建“一链+两网+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园区已有米面油、省级储备库在内约20万吨的粮食仓储等企业以及近10万平米的现货交易市场建成投产经营,形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交易产业链,与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西等主产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引粮入闽达120万吨以上,成为销区与产区粮食产销协作的有效平台。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粮食城拓展新的经营模式,投建e亩良田农业电商平台,将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e亩良田以互联网+农业、基地+市场、消费+体验的运营模式,精选各大地标性农

产品种植基地,从种植、采收、加工、包装、配送等全程管控,利用互联网工具,为高端人群提供正宗优质农产品,配套膳食养生服务确保产品绿色安全,让消费者能方便、快捷体验到专属订制的有机绿色、健康农特优产品。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国粮食城积极响应政府“走出去”的号召,发起成立亚洲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农业产业化、进出口贸易、建筑建材装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地产、文化旅游、银行基金投资等领域,旨在通过整合产业优势资源,与东南亚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在目标国投建粮食种植基地、仓储配套、农业生产加工厂、基础设施等,组织国内农机农资、轻工产品、日用品等商品等值兑换东南亚优质农产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泉州·中国粮食城将不断开拓前行,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将特色农业、创意文化、科普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主要功能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