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律师事务所,从政策制定层协助政府制定合法、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补偿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也为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借助第三方评估公司,确保房屋勘测丈量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公平性;利用审计机构,对征地拆迁的勘测丈量数据及房屋权属资料、中介机构评估报告、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执行情况、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支付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
不仅如此,拆迁过程中,台商区纪工委随机检查,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确保拆迁工作全程公平公开、规范运作。
借助第三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台商区实现“拆完,权清、事清、人清”,从根本确保了拆迁工作一碗水端平,政策之外无政策掷地有声。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给老百姓交底,让老百姓明白,在征迁之前,台商区对12个区直部门、4个乡镇抽调组成的26个动迁小组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只有吃透征迁政策,学深征迁精神,才能让解释政策不走样、执行政策无偏差。”在征迁一线的吴银泷告诉记者,在来征迁一线之前,每位征迁干部都会提前做足大量功课,“除了接受专门的政策培训,同事间也会互相交流征迁经验。征迁的宣传手册,每位征迁人员都背得滚瓜烂熟。”
政策之外无政策,这代表了台商区征迁的基本态度。
一场有温度的“战役”
征迁有态度,要进度,更要有温度。
9月27日,在洛阳镇边防派出所,83岁白沙村老人刘以山成功落户。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刘老伯老泪纵横,握着边防官兵的手连声道谢,“活到这个岁数,终于有户口了!”
刘老伯是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白沙村人,由于历史原因,从出生起,他就一直没有户口。“以前出门坐车、看病就诊遇到不少麻烦,各种优抚政策也无法享受。”刘老伯无奈地说。
此次,在白沙片区的征迁中,工作人员发现,因为没有户口,刘老伯无法领取征迁补偿金。于是,立马与其所在的边防派出所联系。了解到刘老伯的实际困难后,边防所立刻展开调查。通过调阅相关档案,证实刘老伯确实至今没有户口。随后,工作人员积极进行刘老伯的户口补录工作,经过一个多月,刘老伯终于如愿以偿落户洛阳。
无独有偶,白沙一村的村民黄亚(“冇加一横”),身份证上的“(‘’冇加一横”)”是生僻字,可电脑却无法输入。不久前她生病住院,为此无法报销。在拆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成功将名字改成黄雪玉,解决多年来的一大难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拆迁户子女就学问题,台商区设立了“就学一站式服务党员先锋岗”,全方位服务征迁群众。7月6日,在指挥部,280余名家长齐聚先锋岗,咨询子女就学安置问题,其中现场的120多位家长办理了就学安置手续。
事事以老百姓为中心,处处为老百姓谋福祉,这样的温情服务,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人纷纷主动加入到征迁一线。
退休教师刘荣洲,就是其中一员。热情直爽的性格让他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威信,征迁启动以来,他主动加入征迁一线,为征迁户讲解政策,积极协调征迁中碰到的各种矛盾。
“虽说人离故土,依恋难免,但只有环境变好了,日子才能过得更舒坦!”与刘荣洲一样,40多岁的刘国营已经协助征迁小组成功签约10多户。每次入户,他都会反复告诉大家:这里是未来的城市新中心,未来的国际化大社区,以后的生活会更好。
拆的是旧居,改的是生活。在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拆迁中,台商区的一线征迁干部大力发扬了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涌现了一批有担当的干部。
有雷厉风行的朱子良,从征迁开始的那一刻起,他起早贪黑“泡”在指挥部;为了想出更好跟拆迁户沟通的办法,晚上常常失眠;房屋丈量、签约腾空、征收拆房,他事事带头表率。
有尽职尽责的李丽珍。即将退休的她,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征迁工作中,为了签下村里有名的“难搞户”,她连续一个月走进其家中聊天交心,帮助征迁户揭开心中的疑虑。
有兢兢业业的朱小英,她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家的困难来解决,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征迁,为了一户的征迁,从入户到签约,她去了数十次,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是常态。
……
环绕在征迁工作上的繁重任务和复杂的群众利益诉求,征迁工作,历来被视为“天下第一难”,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台商区的干部用脚丈量征迁进度,用真心换取民心。